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一: 飯盒
圖一: 飯盒

飯盒與鹽罐

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飯盒

  臺灣早期的飯菜盒,用來攜帶飯菜湯外食,有單盒式和多格式(圖一)兩種,可分為數層,有提把。材質有金屬和陶瓷,金屬表面上琺瑯裝飾,陶瓷上白釉,外部彩繪花草圖案等裝飾。每一層都是缽形容器,底下層的缽容量比較深,由下而上層層疊起,米飯、菜、湯可分層盛裝,提把有彎鉤卡住各層缽的繫耳,固定全器。頂層的缽有覆碗蓋住,用壓片固定。陶瓷的材質則沒有提把,攜帶的時候可能是外包大布巾。





鹽罐

  有鹽罐名稱的陶罐可見到兩種,第一種是褐釉鹽缸(圖二),暗褐色的胎土,器形近似木桶,上大下小,器壁輪廓弧線狀。方唇,廣口,口部微斂,方便取用。
  第二種是暗褐色的鹽缸(圖三),灰褐色的胎質,圓唇,短頸,外鼓的肩,腹部由上往下縮小。罐的下段是直壁到底。昔日民間使用粗鹽,容易受潮化成水,這種鹽罐有特別針對此種現象的設計,使罐內保持乾燥。鹽罐下段的直壁分為兩層,上層是一層鑽了三個小洞的底部,下層是個承接的碟形,下層外面有一個類似茶壺的流嘴,鹽汁沿著上層的小洞流到下層,下層的鹽汁積滿時,沿著流嘴排出鹽罐。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歐素瑛 總 編 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林志祥 編輯小組:李西勳 洪瑞豐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王嵐渝 蔣美貞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