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在舊稱大溝上的錦成橋是梧棲老街的開頭
圖1:在舊稱大溝上的錦成橋是梧棲老街的開頭

探訪梧棲鎮的舶來品街

文/陳聰民/本館編輯組組長

梧棲港的開發和街市的形成
  梧棲位於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在牛罵溪入海分汊處,因有五條港汊而得名,舊稱五汊,清光緒17年(1891)地方人士將「五汊」雅化為「梧棲」。據族譜資料,在康熙中葉就有安溪人王承詔入墾(註1) ,其後漢人陸續進入開墾,從乾隆35年(1770)起,與大陸福建間有帆船往來貿易,至乾隆50年前後,形成街市。梧棲港(指現在的頂寮、下寮、中正、中和、文化、安仁及草湳里等)的開發,先由南簡庄紀德在濱海沙丘捕魚曬網築寮,稱網罟寮(為今頂寮里)。而後有李姓十餘戶建屋在網罟寮之南,稱魚寮(今下寮里),後來紀姓在大溝(今錦成橋)之北築屋而居,雜姓聚居大溝之南,另成聚落稱頂橫街。不久在頂橫街南下塭堤岸,再開一街,稱下街又稱中街(今之梧棲路),當時人口約四百人,咸以捕魚為生。街市南方的草湳一帶荒埔,則至道光5年(1825)始由紀于振著手墾成,梧棲港的開拓工作,乃告完成(註2) 。可見梧棲港的開發是由北而南,次第完成。

梧棲港口位置的變化
  梧棲港口的位置受天然及人為環境的影響,位置幾經變化。道光初年福建船戶曾培世發現頂寮西北的塭仔寮(位於現在清水鎮)海灣更適合船舶出入,於是大小船舶往來更為頻繁,商業興盛。道光12年(1832)港澳受泥沙影響,航道及船舶貨棧皆南移,民眾築屋漸多,安塭界乃成街市。道光25年(1845)塭前正式開港,船泊可直入寄泊,梧棲港更加繁盛(註3) 。道光末年(1848年左右)港口移至街區南邊的「竹筏頭」,再南移「翻身港」、「大港」,1860年代港址再移「新港」即「安良港」(永安里海岸)。光緒13年(1887)船舶改泊塗葛堀(註4) 。日治初期及中期隨著港口狀況變化船舶有時停靠塗葛堀,有時停靠梧棲港或兩者均可停靠,但因塗葛堀地點較偏僻,只供船舶貨物起卸,市況仍不如梧棲。後因基隆、高雄兩港及縱貫鐵路建設完成,使臺灣貿易轉向南北兩港,促使梧棲港沒落,總督府在昭和7年(1932)撤銷稅關支署,改設監視署,從此無商船出入紀綠(註5) 。昭和14年(1939)日本第74次帝國會議決定在梧棲建港,港名稱為「新高港」,計畫興建成商、工、漁業兼備的國際港口,於同年9月25日舉行起工儀式(註6) ,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爭末期因物資缺乏,於昭和19年(1944)7月停工。

梧棲的舊舶來品街
  梧棲港口位置雖歷經變化,唯舶來品交易所形成的市街係以北從錦成橋南至民生路的梧棲路兩旁為主,也就是現在的梧棲老街。貨物則依港口位置變化在頂下車埕起卸,頂車埕位於現在中正里舊稱大溝南岸頂橫街北側,長興宮一帶,道光年間海水漲潮時,船隻可以進出,沿岸有成排棧間,成為貨物的集散地。下車埕位於現在民權街以北,西建路以西,萬興宮一帶,是咸豐、同治年間,港口向南移至新港後,成為貨物集散地,因在頂車埕之南,稱為下車埕。在短短的不到500公尺的梧棲路周圍創建於清代的廟宇就有5座之多,分別為位於現在中正里的長興宮、保安宮;中和里的朝元宮、真武宮、萬興宮,可見當時的繁盛程度。

  黃海泉所著的《梧棲沿革志》記載梧棲港街在道光年間盛況如下:「清道光戊申(28年)起大小行棧有五黃十八蔡之多,其他雜姓共四十六店,楊姓富冠一方,有泉廈郊二郊,廈郊則與鷺江漳邑通商,泉郊則與泉邑汕頭等處往來,商旅日約千計,民戶八十餘,業商達三分之一,大半賴斯港維生,港灣桅牆如林,貨積如山,竹筏四十餘隻,陸海之牛車四十餘輛,溪船十餘隻,鞍邊船十餘隻,船舶往來每年均超過六百餘次」(註7) 。當時的五黃十八蔡中的福川堂商號迄今還保留,原為中葯房,現已移至附近店面成為中醫診所。

  清領及日治初期,梧棲與大陸華南之間的貿易,輸出以稻米及樟腦等農產品為大宗,輸入則以日用雜貨為主,包括布類、陶瓷、金銀紙、藥材、木材、煙草、牛皮、桐油、雜鐵等。這些商品在梧棲形成熱絡的交易街市。

  戰後初期(民國34年至38年)梧棲與大陸恢復貿易,溫州、福州、廈門、泉州、汕頭等地的船隻絡繹不絕,為因應資金流通之便,有臺灣銀行與彰化銀行在梧棲設立分行,當時的行棧約有3、40家,茶樓酒家20餘家,梧棲呈現繁榮的景象。當時居民將茶樓、酒家和旅社從北至南編成一首唸謠:「春花來來四隻馬,埔里出來遊世界,-----」可惜受訪耆老已無法全部記住。由於當時大陸正處於內戰,物資匱乏,米、糖成為輸往大陸的大宗農產品,大陸帆船運來的有木材、魚類等。

  民國38年政府撤守來臺,為防共軍滲透,臺中港遭封鎖,除本地船隻外,不准其他船隻進入,貿易中斷,短暫繁榮成為過眼雲煙(註8),港口復建工程也在民國39年11月停工,梧棲街市況歸於蕭條。

  臺中港的興建,並沒有使梧棲老街恢復往日的盛況,尤其建港抽取海砂填平文化路以東的農地、墓地,成為新的開發區後,新建築林立,加上鎮公所、戶政事務所、派出所、菜市場、新天地餐廳等相繼遷移至開發區,使梧棲老街人口外移,頗有繁華不再的感覺,還好創建於清代的廟宇依舊屹立不搖,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祭典吸引不少的人潮。原頂車埕的大溝被覆蓋後成為公園,位於公園下的河道成為家庭廢水的排放通道;下車埕的菜市場遷移後,人潮也迅速消退,雖有零星攤位留下,但市況已不可同日而語。梧棲老街雖不像往日的繁榮,但很多日治時期的建築卻保留完好,尤其近年來梧棲鎮公所正推動梧棲老街再造計畫,規劃建置入口意象、導覽系統、街道舖面及照明改善、電力及管線設施地下化,設立特色商店街區、生活藝文區及優質民生街區(註9) ,希望能使老街風華再現。

臺中港舶來品街的興起
  戰後初期臺灣民生凋敝,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積極從事經濟建設,但因嚴重通貨膨脹及國際收支失衡,乃進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並禁止國人出國觀光。為扶植國內產業實施貿易保護政策,許多物品都被列入禁止或管制進口的項目,管制進口的項目或限定進口區域或採取高關稅措施。經過長期努力,民國52年對外貿易首次出超,開始累積外匯,而後臺灣經濟逐漸開始高度成長,民間富足後,連帶提高對舶來品的需求,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促成臺中港舶來品街的興起。

  政府為開發中部資源及拓展對外貿易,決定興建臺中港,第1期工程於民國62年11月開工,至65年10月完工,並開放營運,其後各期工程陸續進行。臺中港舶來品街源於清水鎮槺榔里位於臨海大道的德豐大樓,這幢大樓約有30家店面,剛開始從事舶來品買賣只有3家,貨品的來源是透過停泊在臺中港的定期貨輪由船員攜帶上岸,由於生意興隆,舶來品買賣逐漸擴充至梧棲鎮臨海大道東邊的店家,成為臺中港舶來品街的主要地方,在出國觀光尚未開放前,貨品的來源除了船員攜帶上岸,有的店家老闆在公司掛名業務經理,以考察名義,到國外採購,再託船員帶回。民國73年約20餘家,全盛時期是在民國75-76年之間,約有200餘家。

  當時舶來品街主要的商品來自香港與大陸,種類繁多,以民生、民藝品為主,如服飾、茶葉、茶具、民藝品、藥材、煙酒等等。經營者回憶當時盛況,每日清晨5點開始營業至隔日凌晨1點才能休息,假日買東西要排隊,舶來品街人山人海,每月營業額超過100萬元以上的商家大有人在。店面租金由剛開始每月約5,000元,逐年提高,至全盛時期每月租金要50,000-60,000元之間。房價也跟著三級跳,土地約25坪,地上4樓含地下室,建坪約100坪,要價1,600餘萬元。假日在店家門口擺攤賣毛衣或烤玉蜀黍,每日的營業額也可達到15,000元左右,可見市況的繁盛。

  舶來品街的營運雖然有豐富的利潤,但也潛藏很多風險,幾乎想得到的政府機關都可以到舶來品街的商家進行稽查,如情治單位、稅捐單位、衛生單位、公賣局等等,尤其在戒嚴時期更是情治單位稽查的重點,稍有不慎輕者貨品遭沒入、罰款,重則難逃牢獄之災,如有些貨品因印有簡體字或與大陸有關的肖像,被查到可能就會惹來是否為匪宣傳的疑慮;由於貨品是向船員或以跑單幫的方式購入,並無購入證明,也成為稅捐單位查核的重點。曾經發生警總派來兩部軍用大卡車,滿載武裝士兵,將德豐大樓封鎖,進行搜索,還扣押店家的商品,令人遺懼猶存。在豐厚的利潤及高風險的經營環境下,有的店家為求平安,走後門、送東西、賄賂時有所聞。

  民國68年開放國人出國觀光,對舶來品街的營運影響不大,貨品來源有時店家老闆以觀光名義到國外採購,再託旅遊業者帶回,以躲避高額的關稅。1987年解除戒嚴、放寬外匯管制及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對舶來品街的營運才逐漸產生影響,而步入衰退。主要原因,(一)隨著外匯管制的放寬,國人出國觀光人數增加,透過觀光已可以到國外採購;(二)以跑單幫的方式帶回舶來品,專賣有特色的舶來品商店已不限於港區;(三)貿易管制放寬之後,舶來品容易進口,一般超商和大賣場舶來品比比皆是,已和以前供不應求情況不同;(四)產業外移高消費群外移,以往傳統產業逢年過節,到舶來品街訂購禮品,現在則是數量稀少(註10)。

  臺中港舶來品街的盛況從全盛時期的200餘家,到民國99年還在經營者約30餘家,民國80年代,業者組成「台中港區商業繁榮促進會」,並由臺中縣政府、經濟部等相關單位進行輔導,規劃進行造街運動,於民國90年3月31日舉行動土典禮,進行環境美化,希望結合附近的景點,如高美溼地、梧棲觀光魚市,及藝文活動,成為休閒購物的優良環境,以再現舶來品街的風華。

註1: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沿革》第2冊,頁159-160。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73。
註2:黃海泉,《梧棲沿革誌》手稿本。
註3:洪麗完,<從一張古文書管窺清代的梧棲港>,《臺灣史研究通訊》第10期,頁8。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民78.03。
註4: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臺灣的港灣》,頁152。臺北:吉村商會,昭和10年9月。
註5:戴寶村,《臺中港開發史》,頁125。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民76.05。
註6:董倫岳,《咱懷念梧棲街新高港老相片專輯》,頁35。梧棲:梧棲鎮公所,民87.03
註7:黃海泉,《梧棲沿革誌》手稿本。
註8:黃海泉,《梧棲沿革誌》手稿本。
註9: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梧棲鎮公所老街參訪及都市發展建設成果<奧地利、捷克>觀摩考察報告」頁16-17。梧棲:梧棲鎮公所,民97.11。
註10:臺中港舶來品街的興起主要從採訪顏貴深訪談內容整理而成,顏先生在舶來品街經營瑞慶行,地址梧棲鎮臨港路3段732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行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歐素瑛 總編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邱滿英 編輯小組:李西勳 洪瑞豐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王嵐渝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