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講座-周樑楷教授
講座-周樑楷教授

99年5月份臺灣文獻專題演講

 
  本館於99年5月20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5時舉辦「臺灣文獻系列演講」活動,邀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周樑楷教授以「大眾史學的理念和實踐」為題,將理念與實踐結合,鼓勵大家寫史。參加人員近百人,會中與參加學員經驗交流,獲得現場聽眾熱烈迴響。



演講內容綱要:
一、走出史學的權威
●「正史」、「精英史家」、「專業史家」、「職業史家」(professional historian)
●「文字書寫的歷史」、「信史」
●學術權威式微的外在原因:
 民主社會的發展
 教育知識的發展
 資訊媒體的進步

二、人是歷史意識的動物
●歷史的定義:
 1.過去的事實
 2.人們對於「過去事實」的認知及其表述的成果
●歷史意識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的定義:
●孩童、「昨天…」
●6萬年前,南非鴕鳥化石
●2-3萬年前,岩畫
●大溪地的「口傳歷史」或「口傳文學」(oral tradition)

臺灣原住民的口傳歷史
●各社會文化中的祖先圖像
●古希臘神話中,memory是Clio的母親

三、大眾史學的理念和實例
●「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
●「大眾」(public)指「非專業的」、「非精英的」,可以是「個人」或「眾人」
●「大眾史學」的定義和理念
 1.撰寫大眾的歷史:history of the publics
 2.寫給大眾的歷史:history for the publics
 3.大眾撰寫的歷史:history by the publics
※強調:
     書寫者和被書寫的生命主體性,尤其是兩造之間的互動關係。
     生命的歷史
     生活的歷史
     書寫歷史就是創造歷史
●人人都是史家,人人都是有歷史意識的動物
「大眾」一詞取自佛教中的「大眾部」

四、大眾史學的實踐
●書寫的對象:地方史(村史)、傳記、集體的記憶、某種產業、公司行號、機關團體…等等。
●書寫的媒體:文字的、圖像的、影視的、語音的、多元綜合的…
●「記注」和「撰述」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
●治史(撰寫或研究歷史)的意義:
 歷史意識、社會意識和生命意識的不斷錘鍊和昇揚
●大眾史學是全人的史學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林金田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謝東勝 編 輯 小 組:李西勳 洪瑞豐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王嵐渝 蔣美貞 黃啟泰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