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臺茶輸出百年簡史》封面
《臺茶輸出百年簡史》封面

《臺茶輸出百年簡史》

文/許書維/本館整理組研究助理

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編暨出版
民國54年出版(西元1965年)

  由於臺灣位屬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潮濕,雨量充沛,加上地形、土質均適於茶葉栽種。最早於17世紀荷蘭統治臺灣時,已發現野生茶樹,此即清代文獻(如《諸羅縣誌》、《淡水廳誌》)中所謂的山茶,也由於其野生之故,並未作為飲用的茶葉,大多任其生長而已。想不到在之後的百餘年間,茶葉在臺灣產業經濟發展上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隨著清朝逐漸開放移民來臺的同時,大陸茶種(福建)也隨之移植臺灣,如烏龍茶、包種茶等等。《臺灣通史》中記載柯朝引入茶籽,植於「魚桀」魚坑(今臺北縣瑞芳地區),是現有文獻中最早提及閩茶移入臺灣之紀錄,也是臺灣北部種植茶業的開始。此後,清朝發現茶的重要性,乃鼓勵茶之生產,並銷往福州、廈門等地,起於同治4年(1865年)《淡水關明記》有82,022公斤茶葉輸出之記錄,可作為臺茶輸出之始,同治6年(1867年)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收購臺灣烏龍茶運銷澳門,又於同治7年(1868)設立精製茶廠於艋舺(萬華)。同治8年(1869),杜德將臺灣烏龍茶直銷美國,擴展臺灣茶葉外銷之路。此後,臺灣茶聲譽如日中天,外國商人接踵而來,在臺灣北部普遍開設洋行並種植茶葉,其輸出產量也逐年增加。名列《臺灣列紳傳》之李春生於此時期因擔任淡水寶順洋行買辦,協助杜德(John Dodd)勸農植茶,成功行銷臺灣茶葉至國外,成為臺北首屈一指的富翁,獲臺灣茶葉之父之美名。清朝時期全臺茶樹栽種面積約為25,000公頃,不過茶葉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大多落入外國商販的手中。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即了解到臺灣茶的經濟價值與其重要性,將原先手工製茶逐漸改為機械製茶,並另外引進印度「阿薩姆種」紅茶,進行栽培及推廣,以三井合名會社(合股公司)為大宗。先後更頒布「臺灣製茶稅則」、「臺灣製茶稅則施行細則」、「臺灣茶業取締規則」、「臺灣茶檢查規則」等規定。明治36年(1903年)於桃園廳草湳坡(今平鎮市)設置製茶試驗場,掌管製茶及茶樹栽培之試驗業務,明治43年(1910年)改為「茶樹栽培試驗場」,並於新竹廳三叉河設置分部。隨著茶業出口數與日俱增,臺灣總督府於大正12年(1923年)設置臺灣茶檢查所,以控管出口之品質;昭和5年(1930年)更設置茶業傳習所,以培養茶業相關人才,由此可見總督府重視茶業之一斑。除此之外,亦可透過日本駐外領事得知世界各地茶的栽種概況(包括印度、新加坡等地)、輸出數量及金額統計,早期甚至都刊登於《臺灣總督府府報》之上;有趣的是,日治初期為臺灣茶業之發展,臺灣總督府曾以訓令公布特許清朝製茶工人來臺事宜。日治時期全臺茶樹栽種面積約為45,000公頃,然在錫蘭、印度茶崛起後,臺茶輸出也遭遇到極大的阻力。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茶園及所屬勞力移轉作為支援之用,使茶園嚴重荒廢,以致臺灣光復初期茶園面積及茶葉產量均大幅減少。光復後政府積極獎勵復興茶園,整併日治時期公私營機構,輔導改良茶園耕作及製茶技術,並開拓新產品,但同樣的對於本省特有種的試驗研究及輔導推廣等仍在持續進行之中。原本以外銷為主的臺灣茶也由於經濟復甦、臺幣升值、飲茶人口增加等因素,逐漸轉為內銷,更自越南、中國、錫蘭、印尼等地進口茶葉,此時期茶樹栽種面積約為20,000公頃。

《臺茶輸出百年簡史》為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紀念臺灣茶葉出口滿一百週年(1865-1965)之出版品,理事長劉明德有感於臺灣茶業「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更期許未來能將其發揚光大。全書共十章,第一至五章敘述臺灣茶葉之沿革,自起源、清朝時期、日治時期乃至臺灣光復後時期,不論是相關機構、人物、茶種、產量等均有詳細說明及記載。第六章以臺灣四大茶種(烏龍茶、包種茶、紅茶及綠茶)說明其外銷之興衰與價格變動概況;第七章以臺灣茶之輸出市場作為主軸,說明其變更與輸出數量之增減;第八章詳述百年來臺灣茶的貿易方式(從生產、製茶到出售)及資金取得方式;第九章就臺灣茶之貿易數量,來討論其在國際市場上與臺灣本身輸出貿易中的地位;最末章以臺灣茶葉的回顧與前瞻作為結尾,除勉勵外更有期許之意味。

書中更以統計表格、寫真照片及各式茶商廣告貫穿全文,最為特別是全書採中英分部對照的方式編輯,這對於當時的紀念書冊來說,具有相當的獨特性。然其中讓我感到惋惜的是:臺灣茶現今已以內銷市場為主,但肇於生活、文化和經濟的變遷,速食茶飲業大幅興起,臺灣特有的飲茶文化或將隨之消逝。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歐素瑛 總 編 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陳惠芳 編輯小組:李西勳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王嵐渝 黃啟泰 蔣美貞 謝東勝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