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中興新村原有街道路名編定圖(省府疏遷中部規劃委員會第17次會議20230023062019003)
中興新村原有街道路名編定圖(省府疏遷中部規劃委員會第17次會議20230023062019003)

中興新村街道名稱調整案

文/邱欣怡/整理組研究助理

  中興新村做為臺灣省政府「疏遷」中部的最終地點,其市鎮整體規劃亦朝向「新市鎮」方向,以力求兼顧辦公室、員工住宅、水電、交通、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康樂、綠化及其他公共設施而創建具有良好工作環境和居住條件的行政聚落。不僅如此,在街道名稱的命名亦甚是考究!
由於中興新村形狀貌似臺灣島,初期的道路便依縣市名稱命名。立意雖好,但其中不乏順序錯置,難於尋找,如桃園路在新竹路之後,嘉義路的隔壁是桃園路,縣市相對位置與實際不符。故有中興新村街道名稱調整意見的提議。

  首先是由連震東委員於省府疏遷中部規劃委員會(以下簡稱疏遷會)於民國46年11月21日第15次會議中提及「中興新村路名及門牌之編排,不盡妥善…」之後在第17次會議便有「毋須按照本省各縣市名稱而命名之必要,請民政廳重新編擬路名,并作整個之研究提會討論」之決議。此後由民政廳多次開會討論調整路名。以下為歷次會議研議出的調整方案,可從中一窺當時賦予中興新村反攻復興之重大意義!
民國47年2月24日,疏遷會第17次會議調整報告:

1、中華、中正、中山三大縱線,成功、銘傳兩橫線為本村骨幹,仍採原名不予變更。
2、原編陽明、基隆、臺北、宜蘭、桃園、臺中、彰化等路,因原排位置已極適當,不予變更。
3、原編新竹路在桃園路之前,與實際情形不符,應予改編為桃園路之巷。
4、原編苗栗路擬改編為新竹路,並將該路兩旁支路改為新竹路之巷。
5、原編嘉義路因毗連新竹路,擬改稱苗栗路,並將該路支路改為巷。
6、原編澎湖路擬改稱為南投路。
7、原編南投路擬改為雲林路,原編雲林路擬改為嘉義路。
8、建國路、愛國路既非縱橫幹路,擬改為臺南路及屏東路,原編臺南路因屬次要支線,擬分別改編為新編臺南路之巷,較長之支線擬改編為澎湖路。
9、原編花蓮路屬丁字形,除直線部份仍為花蓮路外,其曲折部份改為臺東路,原屬臺東路,因屬新編屏東路支線,擬改為屏東路之巷。
10、原編屏東路改為高雄路,並將支線部份改為巷。

  民國47年5月7日,民政廳邀請秘書處、財政廳、建設廳、疏遷會李濟中總幹事暨有關各組,召開「研擬調整中興新村路名方案」座談會擬具修訂意見三案,並將討論結果送省府疏遷會。
討論結果如下:

一、民政廳所提調整意見甲乙丙三案,應以甲案轉報為宜。
原甲案:
  1、省府前後縱橫路改為「省府路」(原臺北)、「府後路」(原中華路之曲折部份)、「府東路」(原宜蘭路)、「府西路」
   (原基隆路)、「府前路」(原陽明路)。
  2、縱線各路之更改:靠田之中山路擬改為「民生路」,中央之中正路擬改為「民權路」,靠山之中華路擬改為「民族
   路」,以取寓民生於生產,管理政治於民權,雄壯強大於民族,並將接連民權路之後之建國、愛國兩路分別改為「平
   等」「自由」,以示民權之目的在平等與自由,又與民權平行之苗栗路、南投路擬改為「四維路」、「八德路」及與民
   族路平行之花蓮路曲折部份改為博愛路以配合國策。
  3、橫線各路(17條)擬以我國重要城市名稱(如南京、上海、漢口、重慶、廣州、北平、天津、青島、西安、瀋陽、大連、
   哈爾濱、蘭州、長沙、昆明、成都、杭州)按位置予以編配,如此則第一足以表示不忘拯救大陸,第二藉以表示全國均
   在三民主義、四維八德、平等自由博愛之下過日,意義至為深遠。

二、中興新村現有之街道名稱沿用已有相當時間,各方面已成習慣,仍以保留原有名稱為宜,但應將不合理部份依地形稍加調整後再予建議採用。
三、省府所在地以所屬縣市名稱為路名,亦不無意義,經決定將原案不合理之處再予調整,仍予列為甲案,並另以本廳所提三案中之甲案為乙案提報採擇。

  但由於疏遷會第19次會期為8月下旬,故該案改提民國47年7月11日省府第38次業務會報討論。又民國47年10月31日第51次省府業務會報修正第38次業務會報決定事項,再擬具中興新村街道名稱調整方案:

甲案:以本村所轄之里名為其主要道路之路名,其他次要道路即按其順序號碼編為該主要道路之支路,本案更改結果為:
1、屬於光華里者:以原中正路改為「光華路」,銜接光華路之各橫路即按順序以號次編為「光華一路」「光華二路」……等。
2、屬於光榮里者:以市場為中心,將愛國路改為「光榮南路」,建國路改為「光榮北路」,銘傳路東段改為「光榮東路」,銘傳路西段改為「光榮西路」,其銜接於各該路之道路,即按順序附編為各該路之街,如「光榮北路一街」「光華北路二街」……等。
3、橫貫於兩里之間之中華中山兩路,擬分別改為「環山路」與「勸農路」。
4、兩里之分界路原為成功路,因在中學之前,擬改為「中學路」。
5、省府前之道路擬改為「省府路」,原基隆路擬改為「府西路」。

乙案:本案擬以「經」、「緯」二字為縱橫各線之路名,即縱線為「經」,名為路,橫線為「緯」,名為街,並以本村入口處為起點,順序編列號次,如「經一路」、「經二路」……及「緯一街」、「緯二街」……等,而銜接各街之較小道路則擬編為各該路街之支街。至省府前之道路擬改為「省府路」。

丙案:本案擬以「政通人和」為圭臬,採「新、速、實、簡」以及「正風氣」「敦教化」之方法,與「勵精圖治」之決心,「實踐力行」達到「康樂」之境之政治目標為編定路名之主旨。其編定方法如下:
1、本村主要幹路之原中正路改為「通和路」,連接通和路兩旁的支路,左邊按順序以號次編列為「通和一路」、「通和二路」、「通和三路」……等;右邊之原「桃園」、「臺中」、「彰化」、「雲林」各路,路面較長,擬分別改為「維新」、「維速」、「維實」、「維簡」等路;與通和路平行之「苗栗」、「南投」兩路,擬分別改為「正風路」與「敦化路」。
2、原建國路擬改為「勵治路」,左邊各路路面較短,擬按順序編列為「勵治一街」、「勵治二街」……等。
3、原銘傳路擬改為「康樂路」,連接於康樂路之原屏東路、愛國路及花蓮路之曲折部份,擬按號次編為「康樂一路」、「康樂二路」與「康樂三路」。
4、中學前之原成功路,擬改為「樹人路」,靠山之原中華路擬改為「環山路」,靠田之原中山路擬改為「勸農路」,以符實際與易於識別。
5、前項各路兩側之較小道路,擬按號次順序編為各該路之街,不另命名,以免滋繁瑣不易記憶之弊。

  至民國48年3月27日民政廳再度開會研討「中興新村街道門牌調整」,其決議如下:
一、中興新村路名變更案,經省府業務會報決定,有關路牌、門牌由南投縣政府統一製辦,列有預算挹注。
二、街道名稱調整内容:
1、屬光華里的原中正路改作「光華路」,銜接光華路的各橫路即按順序用號次編作「光華一路」、「光華二路」……等。
2、屬光榮里的以市場作中心,將愛國路改作「光榮南路」,建國路改作「光榮北路」,銘傳路東段改作「光榮東路」,銘傳路西段改作「光榮西路」,銜接各該路的道路即按順序附編作各該路的街,如「光榮北路一街」、「光榮北路二街」……等。
3、橫貫兩里之間的中華、中山兩路分別改作「環山路」、「中正路」,另據說南投鎮已有中山路,恐有混同,故只有中正路(原中山路改稱),未有中山路。
4、省府前的道路改作「省府路」,原基隆路改作「府西路」。
5、陽明路決定以虎山路延長。

  歷經5次變革,中興新村道路及街道名稱至此大致底定。在研議的過程中,雖不能說是天馬行空,但以當時社會充斥著反共復國,心念大陸的思想概念下,會出現以中國重要城市名稱如南京、上海、漢口、重慶、廣州等,亦或是秋瑾、覺民、克強、教仁、皓東這類革命先烈路名的提議,也是可以想見的。當時的政府對於中興新村這個「新市鎮」所賦予的理想與使命,由此可窺知一二。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林金田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王嵐渝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蕭碧珍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謝東勝 蔣美貞 黃啟泰 洪明河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