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 《臺灣神社誌》封面
圖1 《臺灣神社誌》封面

《臺灣神社誌》

文/許書維/本館整理組研究助理

臺灣神社社務所著
昭和7(1932)年出版

  臺灣在明治28(1895)年割讓日本後,5月由日本皇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以護衛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及臺灣總督府官員來臺。由於臺灣各地激烈抵抗,加上酷暑疾病肆虐,能久親王因而染病,於10月28日病死於臺南。隔年,日本貴族院、眾議院提出在臺建設神社之提案。明治30(1897)年9月第2任臺灣總督乃木希典,設置「故北白川宮殿下神殿建設取調委員會」(註1),調查臺灣神社的建設地點(註2),最後以臺北圓山西部(今劍潭)為確定地點。明治32(1899)年在第4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積極爭取之下先後提出臺灣神社計畫書及其社格、社號之建議書後,終於在明治33(1900)年5月28日開始動工,同年9月內務省以告示第81號將臺灣神社列格為官幣大社(臺灣神格最高之神社)(註3),奉祀南方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以及被神格化的「平臺之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明治34(1901)年竣工。

  昭和19(1944)年6月增祀「天照大神」,升格為「臺灣神宮」,原訂於同年12月遷至臺灣神宮新址(因應皇民化政策)(註4),但因10月一架日本運輸機墜毀於新址而作罷。國民政府來臺之後,日本神社多半遭受破壞或挪作他用,臺灣神社也遭拆除改建為「臺灣大飯店」,民國41(1952)年改稱「圓山大飯店」至今。

  《臺灣神社誌》詳細記載了「臺灣神社」自明治34(1901)年至昭和7(1932)年間臺灣神社的點點滴滴。第一編為主祭神之傳記,特別是「平臺之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出生到薨逝皆有詳細的記載(共分為24個時期);第二編則著重於臺灣神社的沿革、祭典(包括鎮座式、例祭之程序、祭文及獻詠詩歌等等)、神社內所奉祀物品清單(其來源為日本皇室、北白川宮家族獻納及日本神宮撤下物品)及當時由臺灣神社所管轄能久親王臺南御遺跡所之沿革(自神殿、博物館至臺南神社之發展概況);最後第三編是記載一些關於臺灣神社之雜事,如土地面積、庭院概況及獻納物品清單等等,並收錄關於日本皇室前往參拜之紀實,包括北白川宮大妃、輝久王、成久王、閑院宮載仁親王及「東宮行啟」的裕仁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等人,皆詳述其參拜經過及獻納物品。

  臺灣神社在當時體現了兩個時代意義:一是祀奉將人神格化之祭神(平臺之神)的出現,為日本海外神社少見的方式;其二是其具有殖民象徵意義:臺灣神社為全臺第一座以神社傳統建築樣式建造之國家神道系統神社(註5),並在其完工後,臺灣各州廳陸續以祈求治臺順利為由興建國家神道神社(祭神多為臺灣神社之分靈),在在顯示出日本治臺之決心。然自國民政府來臺後,在政治及民族情節的觀點之下,被迫拆除,昔日風采已不復見,如今我們僅能藉由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遺物及文獻記載之中,一窺當時的面貌。而《臺灣神社誌》中簡單明瞭的紀錄,不僅可作為教材的使用、相關議題的研究基礎,更可讓一般讀者快速瞭解到其沿革及重要性,是一本相當具有參考價值的官方素材。

註釋
註1:委員長為海軍少將角田秀松,委員包括海軍大佐中山長明、陸軍步兵少佐菊池主殿、臺灣總督秘書官木村匡、民政局事務官高津慎、橫澤次郎。
註2:以臺北圓山西部(今劍潭)作為預定地,明治31(1898)年經當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親訪後確定。
註3:1871年日本將全國神社分為官社及諸社,官社分為官幣社、國幣社,又分為大、中、小三等;諸社分為府社、縣社、藩社及鄉社。
註4:在中日戰爭爆發、皇民化運動展開之際,全臺各地開始廣建神社,並以「一街一庄一神社」為目標,希望將臺灣人改造成為真正的日本皇民,臺灣神社亦開始擴大規模。
註5:日本神道教可分為國家神道系統與民間神道系統。開山神社實為臺灣第一座國家神道系統神社,但其為沿用「延平郡王祠」之舊建築,並非遵照日本神社之建築樣式興建。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林金田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王嵐渝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蕭碧珍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謝東勝 蔣美貞 黃啟泰 洪明河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