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臺風雜記》封面
《臺風雜記》封面

《臺風雜記》

文/楊琇如/整理組研究助理

作者:佐倉孫三(達山)
出版日期:民國50年5月出版
出版單位: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臺灣位處東亞交通樞紐中心並有豐富的資源,自早期就吸引外來族群的移入,且在明鄭及清領時期更有大批移民來臺定居,各自帶來原生地的文化習俗,彼此在生活習慣、風俗制度等方面交流融合,形塑成臺灣特有的文化風貌。《臺風雜記》所描述的時代為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初期的社會情景,透過外地人的眼光描述其所看到的臺灣庶民生活情境,由於當時臺灣風俗受到日本文化及現代化的影響尚淺,因此,本書可作為日臺、今昔的文化對比研究,是一本珍貴的參考資料。

  《臺風雜記》作者為日本人佐倉孫三,佐倉氏於明治28(1895)年5月來臺,係屬第一批來臺的日本官員,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警務部門任職達3年,常因公務至臺灣各地巡視,接觸臺灣社會風俗民情的機會甚多,在臺停留期間以漢文記載當時所見所聞,並於明治36(1903)年8月由東京國光出版社出版成書,是日治時期第一部有關臺灣風俗的紀錄。本書除描述臺灣文化風俗外,且可作為日本治臺的參考,如佐倉氏於文中所云:「…公務之餘,摘記其人情、習俗…等與我本土相異者一百餘事…以供施政之資料…」。

  《臺風雜記》經過多次復刻,本書為民國50(1961)年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版本,是將東京國光出版社版本重新標點,另增加百吉弁言、繪圖三幀與目錄,本書採百科全書式條列書寫,內容計有114條,所述包含衣食住行(如:油熬、肩轎)、社會習俗(如:婦女纏足、葬典)、宗教信仰(如:城隍廟)、教育程度(如:婦眼無字)、農工商賈(如:剃頭人)、器皿產物(如:樟腦)、慣例制度(如:童言無忌、農制)等,且每條之後皆附評語,由佐倉氏的朋友書寫,評語除補充事實外,多比較臺灣和日本相異處,說明臺灣風俗習慣的優劣及描述日本在臺推行的治理作為 (如:「不潔」條談到街衢清潔法、「火車」條談到建設火車鐵道等)。

  其中雖有些繆誤錯置、觀察不深之記載,如「橄欖」條將橄欖等同文旦來說明;大體而言尚屬可表現當時臺灣社會現象。本書除可了解日臺文化差異外,也可觀察臺灣今昔社會風俗傳承或相異之處,如:「葬典」條所描述「…傭泣人數名,白衣倚杖,成伍追隨,哭聲動四鄰;而靜視其人,未嘗有一滴淚,是全屬虛禮。」彰顯日臺葬禮儀式的差異,日本葬禮為簡便隆重,而臺灣葬禮常是繁複瑣雜,而其中僱人哭喪以表達對亡者不捨,卻常淪為未掉淚哭喊的擾人虛禮,至今偶有葬禮僱請「孝女白琴」便是此風俗的延伸,但現今已漸漸捨棄這些形式禮儀。

  世界各地風俗習慣相異其趣,最近新聞節目總會邀請來臺定居的外籍人士,講述對於臺灣風俗習慣的特別印象,當中有讚美也有批評,皆值得我們深思,而《臺風雜記》便是早在一百年前外地人對於臺灣的印象描述,是研究十九世紀末臺灣社會情境的重要參考,也可作為現今臺灣社會變遷下其文化傳承或改變的對照資料。

參考資料:
1.林美容,〈殖民者對殖民地的風俗記錄-佐倉孫三所著《臺風雜記》之探討〉,《臺灣文獻》第55卷第3期,p.7-24,2004。
2.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389,2011年6月30日。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林金田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趙麗卿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洪瑞豐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謝東勝 鍾達諸 黃啟泰 洪明河 林春綢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