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新書出版

《臺灣文獻》62卷2期暨《別冊》37號書影
《臺灣文獻》62卷2期暨《別冊》37號書影

《臺灣文獻》62卷2期暨別冊37號出版發行

  《臺灣文獻》62卷2期暨別冊37號已出版發行。本期《臺灣文獻》論文11篇,其中「河域變遷史」專輯3篇,一般論述8篇;別冊文章7篇。

  本期「河域變遷史」專題,係邀請溫振華教授規劃,專題之一的〈大嵙崁溪中游漳州籍民優勢區域的形成〉,主要利用1901-1902年間的漢人祖籍與地籍資料,呈現漳州籍移民於淡水河流域的分布情形,特別是在大嵙崁溪中游—板橋林家所入墾的地區。專題之二〈清代濁水溪中游漢「番」勢力的消長與漢人社會的建立〉,在於探討濁水溪中游地區,原住民的部落被漢人的街庄所取代。經濟繁榮,交通四通八達,而且宗教蓬勃發展,整個社會型態已由早期的原住民社會轉變成漢人的社會。專題之三〈二仁溪流域的環境變遷與聚落發展〉,藉由二仁溪流域的自然環境變遷,主要表現在河流的改道上,流域內廣布的泥岩則是導致變遷的最主要環境因子。流域比較明顯的改道現象,造成一些聚落的消失或搬遷;相對於上、中游的沖崩和改道,二仁溪的下游則是河道不斷延長,在延長的過程中,河道雖不穩定,卻沒有因河道變遷而遷村或廢村的記載。至於內海周圍也有部份村莊的發展受到內海淤積的影響,對這些村莊而言,二仁溪對它們的影響是間接的,而非直接的安全威脅。

  《臺灣文獻》第62卷2期各篇目如下:
【河域變遷史】專輯
  • 大嵙崁溪中游漳州籍民優勢區域的形成/李宗信
  • 清代濁水溪中游漢「番」勢力的消長與漢人社會的建立/張永楨
  • 二仁溪流域的環境變遷與聚落發展/吳進喜
【一般論述】
  • 清代臺灣方志中的「西學」論述/洪健榮
  • 由地方現存史料談清代大坪頂(鹿谷鄉)的茶葉發展/黃素真
  • 宜蘭漢人墓葬行為之研究:以頭城金面公墓十五門清墓為例/羅永昌
  • 從打狗到高雄:日治時期高雄港的興築與管理(1895-1945)/謝濬澤
  • 從祛疾避疫到狂歡暴動的「蒙昧惡俗」:論臺灣端午節的石戰習俗/楊佳霖
  •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臺灣建築歷史學界:以原住民建築的調查研究為中心/黃蘭翔
  • 「唱和」皇國青少年之道:日治時期臺灣青少年團相關歌曲之探討/王韶君
  • 1950年代臺灣政治漫畫初探/張世瑛

  別冊7篇文章,多屬臺灣歷史人、事、物珍貴史料,強調「歷史的.鄉土的.趣味的」簡短而精彩,提供讀者大眾史學的眼福。篇目包括:
  • 見證集集開發的廣盛莊永興壇/林文龍
  • 川島浪速失意的臺灣歲月/陳文添
  • 尋找關廟一座日本巡查墓碑的主人/吳俊瑩
  • 海角之寶:簡介「恆春測候所沿革史」/蔡承豪
  • 苗栗公館「大坑橋碑」/羅永昌
  • 凍頂茶品種與茶園分佈的演變/林劭宇
  • 臺灣葬禮的開路神/林文龍

  《臺灣文獻》售價工本費新臺幣200元,別冊隨刊附贈(單獨購買別冊定價40元)
郵撥帳號:21271761,戶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或洽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中山路6號(火車站旁) 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黃啟泰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洪瑞豐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鍾達諸 謝東勝 洪明河 林春綢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