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八家將化妝與執器
八家將化妝與執器

八家將化妝與執器

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八家將的起源目前尚無定論,在臺灣有關家將的傳說,有數種說法。一是五福大帝的部將;二是五福大帝所收服的海盜;三是大戶人家的家丁演變而來;四是地藏王的部將;五是城隍下屬文判、武判、延壽、速報、糾察、獎善、罰惡、增祿、牛頭、馬面、七爺、八爺等十二爺的演化;最後則是古代的一種驅鬼儀式「大儺」的思維。臺灣最早的八家將,是由臺南府城的「白龍庵」開始,其主神就是「五福大帝」,一般據信八家將與五福大帝有比較大的關係。八家將的巡捕理論,有學者認為是清代縣署巡捕組織的神格化。

  臺灣的城隍廟、地藏王廟、王爺廟等,因有驅魔解厄的信仰象徵,多有家將協助鎮防。八家將的「八」只是一種慣稱,實際出陣人數並不只如此。八家將出陣的任務分派是由范、謝將軍(即七爺、八爺)執行捉拿,甘、柳將軍執行刑罰,再由四神拷問,所以開臉要威嚴陰森瞠目怒視,頭戴盔帽,身穿法服,足踏草鞋,外手執扇,內手拿各類法器令牌,不僅能震懾陰司,也能警訓世間。八家將均有其獨特的服飾與執器,分列於下:

1、什役:也稱使役、刑具爺、畢中將、差使將軍,即雜役。肩挑八家將所使用的各種小刑具或法器,如皮鞭、皮鞋背、手釘、腳釘、炮烙等,最多有三十六項(三十六刑具)。什役是全陣的靈魂人物,行止陣式都由他以刑具的聲響來指揮。刑具有兩種,一為方形,一為鯉魚形,方形的刑具拷男性,而鯉魚形則拷女性。
2、文差:文差位在陣右,外手持扇,內手執令牌,專接主神之令。
3、武差:武差位在陣左,與文差合稱文武差,外手持扇,內手執令旗。
4、甘爺:位在陣左武差之後,外手持扇,內手執戒棍,俗稱板批,即繫鈴的半邊竹節。
5、柳爺:位在陣右文差之後,手執法器與甘爺相同,甘柳二爺俗稱「頭排」。
6、謝爺:頭戴寫有「一見大吉」長方高帽,吐長舌,穿白袍,外手持白扇,內手拿魚枷,個子高大,位在陣左甘爺之後。
7、范爺:頭戴寫有「善惡分明」短方帽,外手持黑扇,內手持方牌,身形矮胖,位在陣右柳爺之後。
8、春神:著白袍,外手持扇,內手執木桶或花籃,用在潑醒犯人,位在陣左謝爺之後。
9、夏神:著紅袍,外手持扇,內手執火盆,用以烙燒犯人,位在陣右范爺之後。
10、秋神:著青袍,外手持扇,內手執金瓜鎚,在敲打犯人之用,位在陣左春神之後。
11、冬神:著黑袍,俗稱葫蘆面,外手持扇,內手執毒蛇,意在嚇犯人,位在陣右夏神之後。
12、文判:右手拿毛筆,左手執生死簿,係口供的記錄者,位在陣左殿後。
13、武判:手持硬鞭(鐧、簡),俗稱九層鞭,是罪犯的收押者,位在陣右殿後,與文判合稱文武判。

  有些八家將會在什役和文武差之間,增列黑旗將軍一人,手握黑旗,為開路之神。八家將的步法,如青刀陣、七星步、八卦陣等,變換位置時以左右二人為一組,如文差對武差、甘將軍對柳將軍。行進時必走虎步(即八字步),擺動雙臂和法器,以助威懾之勢。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蔣美貞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陳惠芳 林志祥 黃淑惠 邱滿英 鐘登崇 謝東勝 蔡麗卿 洪明河 趙麗卿 蔣美貞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