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竹山靈德城隍廟前德發橋(朝山橋),重修後改為現在桂林橋,為早年戲水的好去處﹝吳憲亮先生提供﹞
竹山靈德城隍廟前德發橋(朝山橋),重修後改為現在桂林橋,為早年戲水的好去處﹝吳憲亮先生提供﹞

竹山陳朝山與德發橋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竹山靈德廟(城隍廟)前,有座「桂林橋」,這是早年通往豬頭棕(桂林里)的必經之路,老一輩都稱之為「朝山橋」,且流傳若干相關傳說。此橋因毗鄰市區,是早年戲水的好去處,筆者幼年到靈德廟埕看戲,夏日炎炎也經常到橋下消暑,對於橋名並未特別留意,年歲漸增,知有橋名,已經是「桂林橋」了。本(101)年靈德廟編修廟志,有幸參與修志工作,因而廣泛接觸到許多過去沒有聽過的古老傳說,其中有則關於朝山橋的,為該廟委員羅凱元先生所採錄。

  相傳早期橋身以莿竹搭建而成,橋下水面放置一排疏落的「石疊」當墊腳石,如遇下大雨、出大水,竹橋被沖失,來往行人就需跳石疊冒險而過,可說驚險萬狀。曾有民眾在八七水災洪流肆虐之時,看到大爺、二爺(指城隍爺駕前范、謝將軍)在溪邊趕水路到對岸,以致於當時城隍廟附近的居民都平安無事。當時有一位名喚「朝山」的人氏,在做生意路上巧遇大爺、二爺,即行禮跪拜求其生意上的協助。大爺、二爺向他指示:城隍廟前,現在缺少一座水泥橋,我如幫你完成心願,你要做的功德就是「鋪橋造路」。朝山當即答應,日後在生意上果然日日見財、年年昌旺,就開始籌備造橋,以答謝大爺、二爺庇佑之恩。

  當竹山郡役所獲知朝山有意建橋時,特別邀請朝山商議,合建水泥大橋,但遭朝山婉拒,因當時向大爺、二爺所許的願,個人應答謝,限於財力,所以建的橋面比較狹窄。在建橋過程中,很多附近居民及豬頭棕民眾都踴躍參與。先將砂在橋下「清洗」後,再與水泥攪拌,而施工過程也相當嚴謹,完全真材實料。完工後,為紀念朝山氏的造福地方,就將此橋命名為「朝山橋」。

  傳說如此,但仔細勾稽,其中仍充滿了疑問,朝山氏遇上大爺、二爺而許願造橋一事,屬信仰層次,姑且不論。在建橋時間上即前後矛盾,先說「八七水災洪流肆虐之時」,有人「看到大爺、二爺在溪邊趕水路到對岸」,這時尚未建橋,後來卻出現「竹山郡役所」邀請朝山氏商議合建水泥大橋事。臺灣中部發生八七水災,時間在民國48年,這時日據時期的「竹山郡役所」早已不存在,耆老口述歷史,常會發生時間錯亂情形,有此史實矛盾,有無朝山氏建橋一事?不得不令人懷疑,如此重要交通工程,何以會由個人興建?如真有其事,時間在日據時期或光復以後,在在都是問題。

  某日,隨手抽閱架藏的一本鄉紳林長標編印的豬頭棕《林高性公派下六大房子孫家譜》,其中不少隨筆式的篇章,特別是關於林氏小時回憶的。有篇敘述日據時期小學時代往返豬頭棕、竹山上學情景,提到當時城隍廟前的羌雅寮溪尚未建橋,行人僅依靠溪中「石疊」往來,遇到大雨溪水暴漲,危險萬分,後由竹山陳朝山氏捐建水泥橋,終於解決交通問題。林氏以當時人記當時事,且身歷其事,所記陳朝山建橋事自然可靠,此一簡要記述,問題是陳朝山在當年可能是家喻戶曉人物,無須詳予介紹,其生平事蹟、建橋時間及動機,都已不可考。

  林氏家譜所記,印證了傳說中的朝山橋乃確有其事,既有此線索,或可再從日據時期電子資料庫搜尋,首先想到的是「臺灣日日新報」,建橋落成為地方大事,該報地方版應會有所著墨,試以「陳朝山」為關鍵詞檢索,果然找到了一連串報導,最重要的為昭和8(1933)年8月20日的「義橋開通」報導,終於揭開了傳說中的朝山橋之謎,其報導如次:
竹山街陳朝山氏,前因痛感竹山、豬頭棕間小溪,一旦山水暴發,交通杜絕,同地居民,並通行學生等,來往異常不便,故捐金約千圓,自五月中,興工架設紅毛塗橋,橋名稱曰德發橋。其長百二十尺,幅四尺,業既告竣,十九日舉通式,夜七時開披露宴於玉美樓,招待地方有志。

  這則簡訊為朝山橋描繪了更具體輪廓,由竹山陳朝山獨資興建,經費約千圓,自昭和8(1933)年5月興工,同年8月19日舉行通行儀式。值得注意的是橋的正式命名為「德發橋」,耆老口中的「朝山橋」,其實是感念陳朝山義舉的俗稱。

  關於陳朝山其人,目前所見史料不多,僅知他是竹山街的殷實商人,經營各種事業,平生樂善好施,其事業中有設在竹山街仔尾(約媽祖廟後一帶)的棺材店,經常有施棺濟貧之舉。此外,「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尚有義舉二事,一是廉售白米,報導見諸昭和5(1930)年11月25日「竹山白米商 競爭廉賣」新聞:
「竹山郡竹山現在白米商五間,昨年曾組織一竹山白米商同業會,約賣買價格,步調一致。此回突有同街人陳朝山氏者,新營是業,對米商同業會執對抗態度,白米(按:指在來米)每斗,比他處廉有五錢,為是前月中白米一斗七十錢者,目下已降至五十五錢,蓬萊米則一斗一圓云。」

  陳朝山為對抗竹山五家米商的聯合壟斷,新設米店便宜販售,使其他米商也削價競爭,一來一往,從之前的每斗70錢逐漸降到55錢,造福鄉人,真是大快人心。

  除了減價販售白米之外,陳朝山對於貧困家庭,仍經常從事白米救濟,昭和7(1932)年1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又報導「陳朝山氏の美舉」,略謂農曆年關將屆,陳朝山特發放白米濟貧,依貧戶人口,每人發給白米五升。

  陳朝山名不見早期各種名人錄、人士鑑中,顯然不是竹山重要殷富之家,而善行義舉卻不落人後,「德發橋」的捐造為犖犖大者,殊堪景仰。年代久遠,陳朝山事蹟已為人們淡忘,藉由朝山橋傳說,一路追索,從虛無縹渺,到真相大白,爰勾勒史實並及善行義舉,略補文獻之不足。由於時代進步,人口激增,陳朝山所建德發橋已於民國70年經南投縣政府發包拓寬重建,改名桂林橋,雖早已走入歷史,而時至今日,朝山橋故事,仍在地方上傳為美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謝東勝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陳惠芳 林志祥 黃淑惠 邱滿英 鐘登崇 蔡麗卿 蔣美貞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