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督府檔案,主要為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保管之歸檔公文,係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1895-1945)五十年的第一手紀錄,計1萬3千餘卷。本全宗檔案包含「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及土地調查用各項簿冊」、「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文書」、「土木局公文類纂」、「糖務局公文類纂」、「舊縣公文類纂」、「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臺灣施行法規類」及「文書處理用登記簿」等公文書。內容涵蓋法律、制度、外事、衛生、土地、戶籍、宗教、軍事、警察、產業、經濟、財稅、會計、司法、教育、交通、土木工程、族群等領域的官方資料。
詳細參閱
臺灣總督府檔案
檔案精選
- • 樺山資紀接收臺灣
1894至1895年清國與日本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甲午戰爭,結果清國戰敗。
1895年4月17日由李鴻章、伊藤博文在日本下關簽署「馬關條約」。依該條約規定:將臺灣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
本件檔案係日本天皇指派樺山資紀、水野遵等人接收臺灣之相關資料。
- • 樺山資紀函劉永福
甲午戰後,李鴻章代表清國前往日本下關簽署喪權辱國之「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群島作為求和之賠償。當時臺灣人為力保臺灣,各地均有反抗義舉,使日本帝國接收臺灣工作比預期困難。本件檔案係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895年7月致函劉永福招降,要求其遵守國際公法,勿再進行無謂之抗爭。
- • 芝山巖事件
1896年,芝山巌學務部人員6人欲赴臺北城內總督府進行新年團拜之時,聞城內出事乃行折返,途經士林雖接獲日本警察勸告勿再前往,仍執意返回學務部,致遭攔截而喪生。
事件發生後,總督府除將學務部遷回總督府外,並將6名遇難人員報請祀入靖國神社。
本件檔案係事後總督府人員提出之驗屍及相關事後處理等之情況報告。
- • 綠島蘭嶼調查附圖
1897年3月30日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技師成田安輝向民政局長水野遵提出火燒島(即今之綠島)、紅頭嶼(即今之蘭嶼)兩島之實地調查復命書。此次調查為人類學留下珍貴且豐富之史料。
本件復命書附有手繪圖案,包括:紅頭嶼雅美族人的住屋型式、髮型、服飾、藤帽、木船、捕魚工具、玩物,以及火燒島的大蛾等。
- • 新高山命名
1897年日本天皇認為臺灣最高山(モリソン「摩里遜」)的高度應該在日本內地最高峰–富士山之上,因此,在6月28日指示日本陸軍軍令機關–參謀本部,臺灣最高山應稱為「新高山」。
本件來文之拓殖務大臣高島鞆之助,當時身兼內閣陸軍大臣之職,曾於1895年擔任臺灣南進軍司令官,亦為日本治臺史上唯一之副總督。

- • 太魯閣族衣著容貌
本件檔案係1900年3月臺東廳長相良長綱巡視太魯閣外社後向總督府所提之報告及附圖。此後,日人始得逐漸揭開臺灣東部第一強悍族群–太魯閣族之神秘面紗。
報告中之附圖主要重點有二:(一)顯示太魯閣族男女紋面位置之不同。(二)顯示女子已婚與未婚之髮型及紋面位置之不同。
- • 臺灣銀行設立關鍵書簡
1895年至1899年間,臺灣金融權幾乎全被外國洋行及銀行代理店掌握,當時以松方正義侯爵為首之大藏省官僚為求突破,乃積極推動在臺灣設立可發行貨幣之特殊銀行,意圖提振臺灣財政與經濟之競爭能力。
1897年4月公布銀行法時因日本國內政情不穩、內閣更迭頻繁,導致財政金融恐慌,連帶使臺灣銀行創立工作落後。嗣因時任總督府民政長官之後藤新平致函內務省次官,陳述設立臺灣銀行之迫切性後,臺灣銀行終於1899年3月30日獲得許可成立。
- • 緝捕廖添丁報告
廖添丁並非稗官野史虛構之人物,而是確有其人。
本件檔案係臺北廳長井村大吉向臺灣總督府陳報緝捕廖添丁之始末報告。內容敘述日本警方如何派遣臥底向廖添丁之友人楊興打聽其藏匿處;利用廖之同夥劉份、楊林及廖之情婦設定逮捕計畫;以及圍捕行動過程等。
最後廖添丁被楊林以鋤頭擊斃於觀音山尖山尾。
- • 臺人捐獻請設中學
日本明治時期,尚無供臺灣人就讀之中學校。有識之士為讓子弟有受中學校教育之機會,倡言「日臺共學」,臺灣總督府則以設立臺灣公立中學校作為因應之策。
經向日本中央交涉年餘,始在1915年2月公布相關法令。
在此背景下,包括板橋林家、霧峰林家、新竹鄭家、辜顯榮、李春生等均踴躍捐輸以興建此一學校(臺灣公立中學校)並添置各項設備。 本件檔案係各方人士之捐款名單。
- • 嘉南大圳之父
嘉南大圳係日治時期建造之最重要灌溉系統,其灌溉區域跨越今雲林、嘉義、臺南等縣市,灌溉面積高達14萬甲以上。
1920年,由臺灣總督府技師八田與一投身嘉南大圳建設計畫,擔負起本灌溉工程之重要水源–烏山頭水庫建設工程督建重責,歷經10年,終於在1930年完成。
本件檔案係內務局長報請八田與一擔任高等技師之公文及部份履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