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政府檔案
本館典藏各縣市政府檔案來源有二,一為本館自1955年起,陸續主動並有系統的採集各公私機關擬毀檔案中,具文獻參考價值者典藏數量,目前數量持續增加中。二為2012年10月,國史館移轉其管轄檔案,包括臺北市、高雄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市)、高雄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及澎湖縣政府等檔案送本館典藏。 本館典藏各縣市政府之檔案眾多,計21縣市,計11萬4千餘卷,內容涵蓋範圍甚廣,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包括總類、交通運輸、水利、地政、工程、都市計畫、產業發展、主計及財政等,皆為記載地方經驗之官方文書,可提供區域建設、經濟、社會、產業等各層面的珍貴史料及鄉土教材的編纂。
詳細參閱
檔案精選
- • 臺北市捷運木柵線票價
- • 高雄市反五輕運動
- • 社區居民骨質密度量測
1996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雖已核准Quantitative Ultrasound Bone Densitometry(定量超音波骨質密度儀,QUS)的臨床應用,但是因缺乏本土數據及超音波應用上對不同年齡族群的差異性和精準度,加上國內代理廠商引進速度所限,在本世紀初期,國內非侵入性骨質密度量測,仍以過去發展的技術包括:single photon absorptiometry (單光子吸收量測儀,SPA), single X-ray absorptiometry (單能量吸收量測儀,SXA), dual X-ray absorptiometry (雙能量吸收量測儀,DXA), and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定量電腦斷層儀,QCT)為主,但這些儀器均具有游離輻射源,因此使用上需受游離輻射防護法管理與限制。本件為2000年高雄市立婦幼醫院為辦理婦女健康專案活動,攜帶骨質密度儀到社區為居民進行檢測,衛生局回函要求該院先行向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申請。但此之後,不到短短幾年,今日臺灣即已普遍利用QUS為社區居民進行骨質密度篩檢,本件反而難得留下利用游離輻射性骨質密度儀進行社區居民骨質密度篩檢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