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鰲峰仰止-臺中海線地區古文書特展」研習活動
演講主題:「鰲峰仰止-臺中海線地區古文書特展」研習活動
主 講 人:屈慧麗
時 間:105.06.18 - 8:30-16:00
地 點:本館文物大樓一樓簡報室
本館與臺灣古文書學會合辦「鰲峰仰止-臺中海線地區古文書特展」,為擴大展示效應及增進學習與研究,6月18日(六)辦理推廣研習活動,安排4場次專題,分別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屈慧麗主任主講「臺中海岸地區至筏子溪一帶的考古成果」、弘光科技大學計文德副教授主講「臺中海岸地區古文書與平埔族歷史的建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蘇全正助理教授主講「臺中海岸地區古文書中的漢人拓墾與家族發展」,並由孟祥瀚理事長於「鰲峰仰止-臺中海線地區古文書特展」進行展覽現場導讀。本次研習活動由劉澤民副館長、孟祥瀚理事長主持,並邀特展展件提供人鐘金水先生參加。
屈老師從考古觀點介紹先民歷史。歷舉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鹿寮遺址等的發掘;出土陶器、石器,見證早期當地拍瀑拉族及其先民的生活遺跡。蘇老師自沙轆社發展、蔴園十二庄諸姓墾拓,談及清水客庄、二槺榔蔡家、三塊厝黃家、梧棲南簡名宦家蔡氏等家族經營發展。透過歷史發展詮釋,以文化資產的分享,讓地方社會更得以被認識。計老師從古文契書實物中,批次整理出拍瀑拉族有關社名建構、地方人名的建構、相互地權、社域關係、地名沿革、和當時貨幣觀念等,與學員分享認識這個平埔族群。原住民族沒有文字,與漢人間的古文契書,成為建構其歷史最重要的佐證史料。課程最後,由孟理事長在展覽現場導讀,深入介紹本次特展展出的臺中海線地區古文書,以及其他科舉書院文物、洪憲古文書、官方告示等。
活動時間自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學員來自中部各縣市老師、文史工作者及學生,計有92人參加,現場互動熱絡。
相關檔案
-
課表
-
主持人劉澤民副館長
-
主持人孟祥翰理事長
-
特展展件提供人鐘金水先生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屈慧麗主任主講「臺中海岸地區至筏子溪一帶的考古成果」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屈慧麗主任主講「臺中海岸地區至筏子溪一帶的考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