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需要開啟JAVA script的功能,才可以完整閱讀
字級大小列印部分也需要開啟javascript

移至主要內容區
:::

演講-美食風光:宴會、餐館與近代臺灣料理

演講主題:美食風光:宴會、餐館與近代臺灣料理
主  講 人:曾品滄
時  間:105.06.23 - 14:00~16:00
地  點:本館史蹟大樓一樓簡報室

105年第3場臺灣文獻講座,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曾品滄主講「美食風光:宴會、餐館與近代臺灣料理」,講述宴會在臺灣同時具有經濟、文化及社會的各項功能。

過去宴客吃飯多在自己家中,直到清末由於官員、商賈往來,而有酒樓出現。日治時期,日人接觸臺灣異國料理,開始有「臺灣料理」一詞出現。因新政權及新經濟型態,致傳統士紳需出外交際應酬,加之日人來臺飲食需要,餐館林立,屬於臺灣人開設的餐廳,諸如江山樓、蓬萊閣應蘊而生。同時臺灣料理,也從傳統以中國食材、料理為宗師,逐漸形塑臺灣自身的料理方式,山水亭即為一例。餐館更成為臺灣人得以展現自身文化認同、族群意識、舉辦政治活動的公共空間。然因太平洋戰爭及物資管制,被迫關閉,即使戰後復業,仍經營不順歇業。隨後,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中華飲食文化主導臺灣餐館,直到1980年代,臺灣料理才再從辦桌,走進餐廳飯店。

演講內容豐富,會後聽眾提問,互動熱絡,計有76人參加。

  • 圖1.講座曾副研究員品滄

    圖1.講座曾副研究員品滄

  • 圖2.曾副研究員品滄演講

    圖2.曾副研究員品滄演講

  • 圖3.聽眾發言

    圖3.聽眾發言

  • 圖4.劉副館長澤民致贈曾副研究員品滄相片紀念

    圖4.劉副館長澤民致贈曾副研究員品滄相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