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賽德克族廬山部落歷史
演講主題:賽德克族廬山部落歷史
主 講 人:吉娃思巴萬
時 間:108.10.31 - 14:00
地 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於108年辦理8場次原住民專題系列演講,地點在國史館臺北辦公室4樓大禮堂。108年度第7場次於10月31日(星期四)下午2時,邀請弘光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吉娃思巴萬主講「賽德克族廬山部落歷史」。
吉娃思主任本身為賽德克族廬山部落人,暢談家鄉的地理、人文、歷史、宗教等,透過其生動風趣的解說,帶領聽眾一起領略廬山部落人文歷史。
吉娃思主任首先指出,廬山部落,舊稱為Alang Buwarung(波瓦倫部落),日人稱為Huji(富士社)。該部落於昭和5(1930)年,參與霧社事件,後被迫遷居清流部落。1932年起,日人為分散Truku(德路固群)諸社勢力,以防抗日事件再發生,迫令Truku-Brayaw(德路固群玻拉瑤社)分兩批遷出;第一批遷至萬大附近的Alang Pulan(松林部落);第二批遷至Alang Buwarung(波瓦倫部落;今廬山部落),並在馬赫坡舊址(廬山溫泉區)闢地耕種。
廬山溫泉與明治溫泉、櫻溫泉並稱「中部三大溫泉」,為重要的經濟命脈。除了賽德克族人外,移住了閩南人、客家人及平埔族的Kaxabu(噶哈巫族)。2008年辛樂克颱風重創廬山溫泉, 2011年住民陸續遷移至36公里外的埔里鎮福興里。2012年,公告廢止廬山溫泉區。
最後,吉娃思主任以廬山部落與廬山溫泉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與特殊景觀及豐富的人文歷史,目前族人的產業以「觀光休閒產業」為主,歡迎大家前往進行生態及人文歷史的深度旅遊。
-
圖1:吉娃思巴萬主任演講
-
圖2:演講現場學員參與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