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臺灣文獻講座:「口述與歷史之間—口述訪問經驗談」
演講主題:臺灣文獻講座:「口述與歷史之間—口述訪問經驗談」
主 講 人:詹素娟
時 間:109.07.09 - 14:00
地 點:本館文獻大樓3樓會議室
本館於本(109)年度規劃辦理6場次臺灣文獻講座,第2場次於本年7月9日(星期四)下午2時,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詹素娟副研究員來館演講「口述與歷史之間—口述訪問經驗談」。
口述與歷史之間—口述訪問經驗談
詹教授在開場白說到:
◼聊天、說故事,人人都有經驗。遇到耆老、前輩或有特殊經歷的人,就想多問、多聽,挖掘對方的生命故事;這種訪談動力,有經驗的人也不少。
◼但,聽故事很愉快,訪談,似乎就不是那麼簡單;後續的整稿,功夫更大。好不容易成稿了,受訪者卻說這裡要刪、那裏要改,怎麼辦?拿給朋友看,又說「讀不下去」!原來,整稿也有一些眉角要注意。
◼有人建議發表,編輯竟退回來說;「請加注釋」、「補幾張照片」;終於刊登了,又有讀者來信抗議內容,怎麼辦?克服重重困難後,不免要面對「口述歷史」是否等於「歷史」的質疑!這些問題,環環相扣,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來分享「口述訪談」的經驗。
接著,詹教授講述口述訪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之一、口述歷史的特性、口述訪談計畫的擬定、與訪談的準備、事後之整稿與授權編輯出版。最後以「一個好的口述歷史,不論計畫的目標是什麼,總是會預留空間,讓受訪者說出心裡的話,而不是想辦法把受訪者的回答擠進預設的問題與思考模式裡(Ritchie1997)」為結語。
詹教授口訪實務經驗豐富,演講內容精彩、談笑風生,引發聽者極大的興趣與迴響。
-
圖1:講座詹素娟副研究員
-
圖2:聽眾
-
圖3:聽眾發問
-
圖4:劉澤民副館長(左)致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