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臺灣文獻講座:「社會學為什麼需要歷史」
演講主題:臺灣文獻講座:「社會學為什麼需要歷史」
主 講 人:張維安
時 間:109.07.23 - 14:00
地 點:本館文獻大樓3樓會議室
本館於本(109)年度規劃辦理6場次臺灣文獻講座,第3場次於本年7月23日(星期四)下午2時,邀請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張維安教授來館演講「社會學為什麼需要歷史」。
張維安教授是社會學學者,本次演講主要是從一個歷史專業行外人的角度,特別是社會學的角度,分享歷史學對社會學研究的價值。張教授認為歷史學與社會學固然有其專業發展,甚至是彼此區隔,不過社會學研究受惠於歷史學專業觀點與方法而增益其豐富性與洞見。
張教授指出社會學研究,經歷實證社會學傳統、社會學去歷史化、牽手歷史學的社會研究的發展歷程,並以「尋找大伯公檔案、尋找劉善邦的文獻」的2個案件,說明判讀歷史資料對於一個社會學者從事海外客家研究的重要性,這中間包括面對田野中當代新創的歷史現場和多邊判讀所需要的「真正的」歷史資料的難題。
最後,提到社學與歷史學的關係,他認為在歷史研究工作上,社會學工具箱有潛在的地位,而在社會學的研究上,亦需要歷史文獻檔案來佐證,社會學與歷史學應持續對話,以探究發掘「社會真實」。
-
圖1:講座張維安教授
-
圖2:張維安教授演講
-
圖3:聽眾
-
圖4:劉澤民副館長(左)致贈張維安教授相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