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需要開啟JAVA script的功能,才可以完整閱讀
字級大小列印部分也需要開啟javascript

移至主要內容區
:::

演講-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回顧:殖民、反殖民與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起源

演講主題: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回顧:殖民、反殖民與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起源
主  講 人:陳偉智
時  間:112.05.04 - 14:00
地  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023年合作辦理8場次原住民族專題系列演講,第3場於5月4日下午2時,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辦理。本次演講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偉智助研究員,主講「殖民、反殖民與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起源」。

  演講開始首先由國史館許瑞浩副館長致詞介紹,接著陳老師敘明演講旨意,他表示:原住民族運動是因為原住民族和開始和近代國家產生了關係,雖然從清末開始劉銘傳有所謂「開山撫番」政策,但整體把原住民族納入國家領域,還是從日治時期開始。日本政府從早年的征服政策,到後來形成了對原住民族的「保護」行政措施,將原住民族隔絕到比較發達或比較貪婪的經濟模式之外,避免原住民族受到「不正常」的影響。

  而在這過程,原住民族也從社或部落,慢慢形成了集體概念,從「臺灣島蕃族」,到後來的「高砂族」概念,跨越了原本的部落與族群,而使得在日治末期,有所謂的「高砂義勇隊」這樣的名詞產生。

  相較於早年的武裝抗日,臺灣的漢人也在1920年代開始,發展出較具社會文化性的反殖民運動,從早期的臺灣文化協會、臺灣議會請願運動,到後來的臺灣民眾黨、黑色青年聯盟、臺灣共產黨等等。發展了各式各樣的社會文化論述。

  接著陳老師分析這些社會文化運動中的論述是如何理解原住民,指出這些反殖民運動,對原住民族,是從剛開始的「看不見」,最後才轉為「看見」。

  在早年文化協會的運動,例如以蔡培火為例,雖然蔡培火認為不應該像過去一樣稱原住民族為「蕃」,應該稱「山內人」,並且認為如果我們不想受到來自美日連鎖性的對漢人的歧視,也不應該對原住民有所歧視;但蔡培火卻認為在反殖民運動中,這些「山內人」是受限於自然環境的困境,被隔絕在「蕃地」裡面。

  而這種現象在1930年被打破,如同蔡培火引用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英雄傳說「小亞細亞人」不反抗,所以沒人格,變成奴隸。1930年霧社事件的原住民族武力反抗運動,使得臺灣漢人的反殖民文化社會運動的論述中,加入了原住民族。例如臺灣民眾黨和共產黨,在霧社事件後都很快地修改綱領政策和文件,將「生蕃」的民族的自由發展和「蕃人」的革命運動納入。而到了戰後,更有原住民族自治構想的提出,和之後臺灣原住民族民主化與自治運動的推動。

  最後,陳老師引用1923年《臺灣民報》中的一段話做結語:「國家、社會都是很不完全不固定的東西。那麼今日想的很合理的事情,明日或者就不合理了。」他指出:社會不見得是越來越進步,我們都是承繼了過去的想法而過來,透過對過去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可以讓我們更明白未來該走怎樣的一條路。

  • 圖1:國史館許瑞浩副館長致詞

    圖1:國史館許瑞浩副館長致詞

  • 圖2:講者陳偉智助研究員

    圖2:講者陳偉智助研究員

  • 圖3:演講實況1

    圖3:演講實況1

  • 圖4:演講實況2

    圖4:演講實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