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臺灣文獻講座:陽明山區的茶產業與歷史特色
演講主題:臺灣文獻講座:陽明山區的茶產業與歷史特色
主 講 人:陳志豪
時 間:112.08.24 - 14:00
地 點:本館文獻大樓3樓會議室
本館於2023年8月24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舉辦本年第5場臺灣文獻講座,由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陳志豪副教授蒞館專題演講「陽明山區的茶產業與歷史特色」,本場次並辦理現場同步直播。 陳副教授以官方檔案說起,大屯山區早在開港通商以前,便是北部的茶葉產地。漢人移民來到大屯山區,見到雲霧繚繞,就知是種茶的好環境,便從原鄉帶來茶種,向原住民租地,在「巴拉卡」⼀帶開始種茶。隨著茶產業的發展,茶園才逐漸往山腳下蔓延,形成了丘陵滿布茶園的人文景象。地勢較低之處,開闢為稻田,地勢較高處,則開闢為茶園,並與其他經濟作物並行栽種。 陳副教授由清代、日治到戰後留存的照片、民間契約、官方檔案等,探索文獻史料中的線索,觀察歷史變遷的發展,找出大屯山區茶產業發展的歷程。 最後,陳副教授為讓更多人認識今日的陽明山國家公園,除了自然景觀外,另還蘊含著豐富的人文面貌,例如大屯溪古道上的三板橋、金包里大路上的許顏橋,沿著大屯溪走的老茶樹,以及蜿蜒小路裡隱藏著舊時茶廠的紅磚屋等,在在顯示出陽明山自然與人文的對話,仍在時間中持續進行著。
-
圖1:講座陳志豪副教授
-
圖2:現場一隅
-
圖3:民眾發問
-
圖4:本館黃宏森副館長 (右)致贈陳副教授相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