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需要開啟JAVA script的功能,才可以完整閱讀
字級大小列印部分也需要開啟javascript

移至主要內容區
:::

演講-臺灣文獻講座回顧:「臺灣中醫史的啟示:從大流感、SARS到COVID-19的誕生」

演講主題:臺灣文獻講座回顧:「臺灣中醫史的啟示:從大流感、SARS到COVID-19的誕生」
主  講 人:皮國立
時  間:113.06.20 - 14:00
地  點:本館史蹟大樓1樓簡報室

本館於2024年6月20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舉辦第2場臺灣文獻講座,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皮國立所長蒞館專題演講「臺灣中醫史的啟示:從大流感、SARS到COVID-19的誕生」。<br />

  皮所長首先以《桃醫X戰疫》、《戰疫:鐵人部長陳時中與台灣抗疫英雄們》、《挺在疫浪最前線》、《新冠啟示錄》等書說明疫情情形,以及期間中醫藥所發揮的作用與案例,藉以行銷中醫藥的重要性。

  1918年,全球大流感疫情襲擊全球,整個東亞也都遭受波及,全球死亡人數更達4,000萬人以上。近代中國能在疫情中挺過危機,歸功於當時的傳統醫學還相當興盛,已有「流行性感冒」歸在傳染病中,並介紹各種調製處方藥配方與劑量等。而這波疫情也襲擊臺灣,造成不少人命損失,隔離、停課、限制交通等措施,都不是現代才有的防疫政策,在二十世紀的東亞,早已相當普及。

  1949年後,傳統醫學在臺灣持續延續,但對其防疫之角色與效果,卻頗受以西醫為主的公共衛生政治的輕視與忽略。直到SARS疫情爆發,才有些微改變。到了2020年,全球又爆發COVID-19的疫情,在千鈞一髮之際,中醫界發表知名的「清冠一號」,讓中醫防疫的效能被臺灣民眾看見。

  最後,皮所長指出從這些疫情中有關中醫藥所發揮的作用與案例,來思考疫病史對實際抗疫的意義,並鑑往知來,提供未來中醫藥發展可以努力之方向,彰顯歷史學的現世意義。

  • 圖1:講座皮國立所長

    圖1:講座皮國立所長

  • 圖2:講座現場

    圖2:講座現場

  • 圖3:聴眾發問

    圖3:聴眾發問

  • 圖4:本館黃宏森(右)副館長、林明洲主任秘書(左)致贈皮所長相片紀念

    圖4:本館黃宏森(右)副館長、林明洲主任秘書(左)致贈皮所長相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