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臺灣與抗戰學術研討會
會議主題:臺灣與抗戰學術研討會
時 間:104.10.14 - 104.10.15
地 點:臺灣省政府資料館
民國104年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回顧這場改變臺灣命運的戰爭,以及戰後臺灣發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業於10月14、15日(三、四),假臺灣省政資料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臺灣與抗戰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張鴻銘館長致歡迎詞。另外國史館呂芳上館長及國立臺灣博物館陳濟民館長擔任開幕式的貴賓,讓本次研討會,增光許多。
張館長致詞表示,本次研討會主題,包含臺灣抗日活動、戰爭與臺灣、戰後接收以及臺灣光復初期的發展,共有21篇論文發表及1場專題演講。有大歷史的觀點,像是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林滿紅研究員,國史館前館長主講「戰爭、和約與臺灣」;或是與會學者發表的臺灣及南海諸島的接收、戰後臺灣再中國化、半山、高等官與戰後經濟等。
同時,也有庶民、個人史觀,在捲入或參與戰爭,面臨政權交替的生存奮鬥、掙扎轉變或觀察的心路歷程,如賴從俗、大谷光瑞、張邦傑、李友邦、嚴秀峰、張拓蕪;或是戰時廣播事業與民眾生活、戰時臺灣番薯增產、臺灣民眾飲食生活的變遷等。此外,還有臺灣原住民的民族自決思想及山地教育體系的接收建置、二二八事件、反共抗俄運動、臺灣省議會對農業、糧荒的關切、救濟及從教育部大樓看光復後中央部會新建辦公廳舍的變革等,內容非常豐富。
本次研討會報名相當踴躍,共有522人次參加。研討會論文發表共分八場次(含1場專題演講),每場次發表3篇文章,藉以匯聚各種學術觀點,以更高的視野、寬廣的角度,分析探討臺灣的過去、對今日,甚至對未來的影響與啟示。由於時間安排緊湊、內容精采,參加人員發言踴躍,深獲好評。
相關檔案
-
國史館呂館長芳上致詞
-
第一場中央研究院林研究員滿紅專題演講
-
第二場論文發表
-
第三場論文發表
-
第四場論文發表
-
第五場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