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第十三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
會議主題:第十三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
時 間:113.08.29 - 113.08.30
地 點:文獻大樓三樓會議室
第十三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記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致力於推動以檔案為基礎的臺灣歷史研究,為提升日治時期檔案的應用,「第13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業於113年8月29、30日(星期四至五)舉行,開幕式由國史館陳儀深館長致歡迎詞、國立臺灣博物館黃秀副館長擔任開幕式貴賓。陳館長致詞時表示,本館早期針對臺灣總督府檔案翻譯的約聘研究人員,透過翻譯基礎再發展出的研究方向,有其貢獻與必要性,可以打破語文的障礙,讓更多人理解檔案的內涵,才能和今天的時代做更多對話,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研究者,從中找到可以探討與撰寫的方向。
本次研討會聚集臺日專家學者,共舉辦1場次專題演講及發表17篇論文。專題演講邀請長期關注與研究臺灣總督府檔案的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吳文星名譽教授,發表〈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之回顧與展望〉,主要講述歷屆辦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的論文成果,並肯定20餘年來,研討會已成為日治時期研究社群定期切磋重要的學術集會;所積累相當可觀的成果,更奠定日治時期各領域研究,以檔案為基礎之端緒,頗值得稱頌和重視。
此外,本次發表17篇論文,包括陳偉智〈日治初期臺灣島附屬島嶼管轄與統治邊界的確立〉、林欣宜〈臺灣總督府外事課涉外業務之初步考察〉、林政佑〈日治時期日本人法曹的思想與行動之探討:以上內恒三郎為例〉、張淑卿〈從保健婦到公共衛生護士:1940、50年代臺灣公共衛生護理的建置與延續初探〉、鈴木哲造〈臺灣的傷寒防疫對策-以臺北州為中心〉、張純芳〈臺灣疾病調查與疾病地圖之研究〉、葉俊麟「新竹州廳創建與戰後修復之建築考證」、張崑振〈總督府檔案所見清代臺北府城建置〉、陳慧先〈丸井圭治郎『蕃童撫育調查』與總督府『蕃秀才』特別教育之轉折〉等。藉由發表人重新詮釋,賦予檔案生命力,串起歷史的脈絡。
本研討會論文發表共分7場次(含1場專題演講),每場次發表2至3篇文章,並將相似主題集結同一場次,加上時間安排緊湊,內容精采,計有176人參加。本館黃宏森館長於研討會結束之致謝詞中表示,感謝籌備會委員3次會議討論與盡心推薦,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及臺灣博物館經費協助,各位教授、學者專家支持與協助,本館同仁及暨南大學志工盡心盡力,以及各位與會來賓共襄盛舉,讓本屆研討會得以圓滿順利。
-
圖1:國史館陳儀深館長致詞
-
圖2:臺灣師範大學吳文星名譽教授專題演講
-
圖3:第2場次許雪姬兼任研究員主持暨本場次發表人、與談人
-
圖4:第3場次吳文星名譽教授主持暨本場次發表人、與談人
-
圖5:第4場次李文良特聘教授主持暨本場次發表人、與談人
-
圖6:第5場次鍾淑敏研究員兼所長主持暨本場次發表人、與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