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郭政一話春牛」特展
展覽名稱:郭政一話春牛
展覽期間:民國106年12月8日至107年3月18日
     (星期一及民俗節日休館)
展覽地點:本館文物大樓3樓 蓬萊鄉情特展室
開幕時間:民國106年12月8日 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文物大樓一樓簡報室

  本館本(106)年12月8日(星期五)下午2時,於文物大樓一樓簡報室舉辦「郭政一話春牛」展覽開幕典禮,展出郭政一先生近年來春牛圖作品,展期自本年12月8日起至107年3月18日止,展覽地點為本館文物大樓3樓蓬萊鄉情特展室。

   郭先生因對藝術有濃厚興趣,高中畢業後即到中國美術學院就讀,專攻中國畫系人物專業學;之後又轉往阿肯色州立大學藝術攻讀碩士。由於其父親郭芬鈴是知名的「地理師」,因此在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讓他對五術堪輿及地理略有涉獵。「春牛圖」正是古時農民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干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重要圖鑒,「春牛圖」的寓意,可以說是直接概括了各種陰陽五行對當年的影響;因此,郭先生便首創將農民傳統文化-春牛圖,結合「五行」-金、木、水、火、土,搭配墨色的變化,以牛及牽牛的「芒神」為主角,一一緢繪出農民送寒牛、造春牛、繪春牛、進春牛、買春牛、鞭春牛等立春農耕民俗等等景象。多幅春牛圖筆觸簡潔有力、墨色濃淡相宜,整體創作充滿了民俗特色。
葛憲能水墨雲山畫展
展覽名稱:葛憲能水墨雲山畫展
展覽期間:民國106年12月21日至107年3月26日 
     (星期一及民俗節日休館)
展覽地點:本館文物大樓2樓 鯤島風華特展室
開幕時間:民國106年12月21日 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文物大樓2樓大廳

  「葛憲能水墨雲山畫展」,於本(106)年12月21日(星期四)起,在本館文物大樓2樓鯤島風華特展室展出,開幕典禮於下午2時在2樓大廳舉行。
  葛憲能先生全身心投入水墨山水之創作已歷30載,並引以為生命中的知己。其畫「千山萬水尺幅間,波濤洶湧近眼前」,法自然之質,樸而不華;對話自然,成方寸中之山水意境,具現在筆下雲山及動靜之間,幅幅皆是作者對浩瀚山河不同的感受,值得觀賞。
  本展覽展出約50幅水墨山水畫作,置身其中感受不同於傳統之山水群像,是難得的體驗,歡迎各界貴賓蒞臨參觀。
 

悅讀檔案

臺灣樟腦製造事業之起始
  臺灣樟腦製造起源及其傳來關係眾說紛紜而不得知,縱使臺灣府志所記之「樟腦」亦難獲其詳。此乃府志編纂當時,斯業於臺灣已是具相當基礎的事業。雖然可推計於鄭成功渡臺之際便已存在,但及至1800年前後始得以有些許考證的依據。或曰是由彰化人黃桂霖及鹿港人許東泉於雲林山區製腦而開啟,至於當時傳習由來及使用器具製造則因年代久遠而不可考。然而由本地人製腦者以白先生、紅司阜(司阜為木匠之意)為製腦之鼻祖,可知製腦業在臺灣紮根已有相當的歲月。1820年代以前傳聞臺南人許東粲於卓蘭附近山區,沿用傳統舊式小竈的製熬法開始製腦,產品以輸出廈門、上海為主。此外亦有於1850年代左右,在東勢角(今臺中東勢)附近製腦的傳聞,業者於卓蘭石角山(今臺中東勢往大雪山方向)開設臺灣最初的製腦地,爾後再由此擴展至各地而逐漸成為地方重要之產業。

  至於日本與臺灣製腦的產業接觸,則始於1893年,當時有3、4名日本人前來大湖裝置大竈、雇用原住民砍樟樹削成片以從事製腦,此法頗獲當時原住民讚賞而紛紛模傚改良。及至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小竈製腦幾已絕跡,此短暫歲月間的製程轉變可謂是臺灣製腦產業前進的一大步。大竈因製程簡單、建造費用低廉、且每月約可達50斤樟腦油高產能等優勢而取代小竈,於面對成本效益下,小竈幾乎無法於市場競爭。

  日本的大竈則於雍正4(1726)年由清人傳授人參、龍(樟)腦之製法而開始流傳。1830年代,土佐(今日本高知縣)藥商仁尾清太夫於山野從事藥用龍腦之製造。當時樟木是屬於官方所有,禁止砍伐樟樹的政策強制迫使斯業停止生產。1840年代官方為擴增財源而重啟斯業,製腦生產事業始能再度回復,且日漸隆盛。當時的製法與臺灣相同,亦為舊式的小竈生產。及至1850年代居住於土佐的醫師(或麴屋)開發大竈生產方式,並獲該業者歡迎。此法於1860年代傳至鹿兒島,隨著風俗習慣的調整,漸次往南傳播甚至臺灣也沿用。至於舊式小竈的使用,則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考究。

  臺灣傳統製腦機械及器具,是由大竈(俗語稱為竈)、鍋(俗語稱大鼎)、甑(俗語稱腦桶、大桶,是作為蒸桶)、通竹(俗語稱腦管)、大(小)船(語稱腦箱,是隨腦丁個人喜好或技能傳習而使用,一般是作為冷卻器)、下箱(俗語稱腦田,暫時儲存樟腦之箱)及添水管(俗語稱水管)等所構成。

  由於大竈製腦,必須使用大量的水,所以竈的建造會選擇鄰近溪澗為優先考量。其位置是以斜面之地削堀為2段,上段裝置水船、下段築竈。

  小竈構造較大竈單純,是於地上規劃長方形(長3尺、寬1尺2)的竈礎,兩側對稱設置數個小竈,以土築造竈,鍋甑皆塗設宛然成為一臺型。

  甑的大小因是取決於鍋的大小及腦丁的力量,故並沒有一定的規格。通常是使用2尺8吋的鍋,其上口徑(內徑)1尺1吋5分至1尺2吋、下底內徑2尺7吋、高4尺2吋。所裝入的木片因木片的斤量及樟樹木質而輕重不一,一般以250斤至300斤的容量最為普遍。但甑的大小差異甚廣,大都會配合腦丁可抱持的重量而修改構造。其材料主要是以杉木最為適合。

  樟腦在日本殖民臺灣以前便已是臺灣輸出品中最具價值的產物之一,以1889年為例,輸出量達4,170擔(1擔約100斤,60公斤),金額為37,123兩(參考:甲午戰爭賠款為2.3億兩)。
隨著技術改良革新及官方專賣制度強力主導管理下,樟腦產量與日俱增,年產量曾高居世界之首,甚至達全球總產量之70%。

參考文獻

1.「臺灣樟腦局開局報告」(明治33年07月26日),〈明治三十三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二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488027。
2.「內灣方面腦丁引揚ノ旨臺北縣知事報告」(明治34年02月13日),〈明治三十四年十五存追加第十五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4647004。
3.「佛國大博覽會出品物蒐集復命書」(明治31年05月11日),〈明治三十一年永久保存追加第十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330012。
 

民俗文物小常識

三槐與五桂
三槐與五桂
  如果要在院子裡種樹,要種什麼樹呢?要種3棵還是5棵?除了庭園之美外,樹木傳達出什麼文化意涵?鹿港半邊井老宅門額「三槐挺秀」,以及霧峰林家宅邸「五桂樓」,就用到了「三槐」與「五桂」,為什麼是三槐與五桂?
  「三槐」指的就是作大官,位極人臣。「三槐」最早見於周禮「面三槐,三公位焉」,意思就是周代宮廷裡,三公的位置就是面對著三棵槐樹。至於「三槐九棘」一詞,指的就是「三公九卿」,在唐杜牧編著的《通典》中,對周代的朝位有進一步詳細說明「周制,天子有四朝。一曰外朝,秋官朝士掌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

  三槐堂,是宋代王祐後代的堂號,文學家蘇軾曾經寫了一篇〈三槐堂銘〉為學生王鞏家中的「三槐堂」所提寫的銘詞,讚頌記敘了三槐堂的來由,王祐是宋代的兵部侍郎,是蘇軾學生王鞏的祖父,在庭院手植三槐,說是「吾子孫必有爲三公者」,寓物於人,對子孫期許深切,兒子王旦果然成為宰相。

  「五桂」的桂,指的是「貴」,是才能出眾、飛黃騰達與科舉及第。晉代郤詵曾說自己「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後人以「桂林一枝」用以表達才能出眾、出類拔萃,「折桂」、「蟾宮折桂」、「攀桂」代表科舉及第。童蒙書《幼學瓊林》以「王家手植三槐;竇氏人稱五桂」其中的竇氏,就是《三字經》裡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竇鈞。「三槐」與「五桂」連用成為「三槐五桂」,意指子孫光耀門楣飛黃騰達。
 

臺灣人‧臺灣事

白瀨矗的臺灣巡迴之旅
白瀨矗的臺灣巡迴之旅
  白瀨矗(1861-1946)為日本帝國陸軍軍人,從小受到哥倫布探險故事的影響很大,11歲就立下征服北極志向。1890年與上司陸軍少將兒玉源太郎討論征服北極點計畫,被斥責「書生空想之論」,推薦其加入日本的千島群島探險隊累積經驗。1893年8月到了最北邊的占守島(舒姆舒島,北緯50.20度),離帝俄領土的勘察加半島僅11公里海岸距離。四名隊員留守至1895年,僅白瀨獲得救援回日。
 

新書出版

《由雲林詔安客庄語言使用環境看客家鄉土教學與文化傳承》
書 名:《由雲林詔安客庄語言使用環境看客家鄉土教學與文化傳承》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陳逸君、顏祁貞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6年10月
定 價:新臺幣500元
《二十世紀上半大安到濁水溪間的客家再移民》
書 名:《二十世紀上半大安到濁水溪間的客家再移民》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許世融、邱正略、程俊源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6年10月
定 價:新臺幣580元
《噶瑪蘭新社和立德部落歷史研究》
書 名:《噶瑪蘭新社和立德部落歷史研究》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林素珍
出 版: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6年11月
定 價:新臺幣600元
《排灣族Padain部落歷史研究》
書 名:《排灣族Padain部落歷史研究》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童春發、洪湘雲
出 版: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6年11月
定 價:新臺幣525元
 

館藏介紹

客家風情百年窯火-苗栗陶
書 名:客家風情百年窯火-苗栗陶
編 者:朱陳耀撰、桃園縣文物協會編輯
出版日期:2004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索書號:464.0927 2579 2004

簡介:

  臺灣地區漢人製陶可從1624年荷蘭人統治臺灣談起,當初為了興建城堡、橋樑、教堂、辦公建築物等所需要,曾僱用大陸沿海地區漢人工匠來臺製作磚、瓦、石灰等原料,為漢人在臺最早使用「窯」燒磚瓦的開始。明清時期,漢人以在臺灣南部製陶、燒磚瓦,清代嘉慶之後南投牛運崛地區(今南投市漳和里、漳興里)有漢人設窯生產,建窯場。日治時期,探堪新的土源,如北投、苗栗、魚池三地的土質耐高溫,適合製作高級陶製品,在技術逐漸成熟下,全臺各地的製窯業紛紛發展。戰後,新式燒窯技術傳入及高級瓷土引進改良,更讓製窯業走向新一個世代。

  苗栗陶發展始於明治30(1897)年,日本人岩本東作開始深耕窯業,並在擔任苗栗街長的石山丹吾努力的推廣下,於二、三十年間奠定下基礎,日治中期後,技術逐漸改良,本地的陶藝師自成一局,使苗栗地區製窯業展現新局,戰後,酒甕的製造成為苗栗重要的地方產業,也成為全臺工業用陶的重鎮,近年來則因傳統窯業逐漸沒落,僅剩零星工廠製作販賣缸、甕、工業用陶及玩偶窯業。桃園縣文物協會為了進行窯業之推廣教育,乃藉由田野調查,發掘地方產業特色,並輔以史料及照片佐證,文物照片部份由文物收藏者所提供,最終由本館彙集出版。

  本書透過精彩圖片搭配專文,深入淺出介紹苗栗陶,圖鑑並依功能性質分類介紹。內容包含早期臺灣地區陶業分佈概圖、苗栗陶發展要素與人文特質探討、苗栗陶器物之美賞析、淺談苗栗窯業陶器製作與風格特色、文物賞析篇。
2017年10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
  2017年10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78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之志書、族譜、廟志及採集入館圖書。書目詳見【相關檔案】本館圖書室10月份編目上架圖書清單。
  圖書室目前藏書九萬餘冊,歡迎各界人士蒞館閱覽。
 

館務訊息

臺灣原住民專題系列講座:臺灣的原住民族與古道
臺灣原住民專題系列講座:臺灣的原住民族與古道
本館106年志工專業研習
本館106年志工專業研習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