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客家系列講座:臺灣客家全球化
專題名稱:臺灣客家全球化
主講人:劉瑞超(國立交通大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時間:民國108年12月26日(星期四)14:00~16:00(13:30 開放入場)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悅讀檔案

加藤洞源「大正2年臺灣原住民討伐記」譯解(中)
  生蕃之中有人跳上熊熊燃燒的屋頂,踏著火焰而逃走。有五六人一齊揮舞著蕃刀,突破重圍而逃出者。生蕃的通路,在崖的橫邊,崖道盡頭時,逃走的生蕃必定會往下跳,下面有二、三十名士兵拿著上刺刀的步槍組成劍山等候著。不知此事的生蕃免於喪身火窟,突破重圍,如脫兔般飛岩走壁的氣勢,但最後滑下時,等候的士兵一齊刺出。一人生蕃身上刺穿七、八把刀,死時如蜂巢一般。士兵返回時臉上衣服都沾滿血。對於如阿修羅般兇猛的生蕃,士兵再也沉不住氣,於是扣板機槍殺。砰!砰!砰!大隊長正說危險,不要開槍時,生蕃大將(頭目)說「大家,安靜,安靜,安靜。」約三百名生蕃有如暴風靜止一般,將蕃刀啪的一聲入鞘,接著坐下。嗚呼,令人感到頭目的權威真是偉大。
 

民俗文物小常識

天公爐
天公爐
  天公爐是祭拜玉皇大帝專用的香爐,其材質以金屬為主,為顯示天公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天公爐的形制為鼎的造型,爐身多鑄上雙龍圖案,體積較普通香爐大,一般置於室外向天處或拜亭。
神明爐
神明爐
  神明爐為祭祀神明用香爐之總稱,一般以供插線香的香爐為主,普遍見於寺廟祀神和民居廳堂祀神。臺灣所見神明爐多安置於供桌上使用,爐身高約六寸到二尺不等,是最主要的祭祀用具,其造型和材質十分多元。神明爐的形式可區分為圓形爐和方形爐兩類,傳統上原有祭祀對象之區分,基於天圓地方之宇宙觀,以圓形爐祭祀天神,如三官大帝、玄天上帝、文昌帝君等;而以方形爐祭祀地祇神和聖賢神,如城隍、山神、土地公、媽祖、關帝、保生大帝等,但近代多已混同。在材質方面,以金屬製(銅、錫居多)為尚,其次為陶瓷、石雕等,木雕、泥塑者較為罕見。在造型上,方形爐多為敞口,圓形爐則可區分為爐身直筒如米斗的斗爐,爐口外翻的披爐與爐口內縮的詌爐三種類型,又有三足、四足、圈足等差異。其次也有具有爐耳和無爐耳之不同,爐耳多作雙龍雙螭或雙獅造型,即「龍生九子」中性好煙的金猊。
公媽爐
公媽爐
  公媽爐是漢人廳堂祭祀祖先的香爐,閩南族群泛稱歷代祖先為公媽,故名公媽爐。公媽爐在材質、形式上與神明爐類似,傳統上多喜好錫製香爐,以錫之諧音祈求祖先賜福子孫。在造型上傳統的公媽爐多作四足的方形爐,以符合傳統祭祀人鬼神之習俗,並特別講究必須有爐耳,以之象徵子嗣不絕、香火薪傳。
 

臺灣人‧臺灣事

安倍明義的履歷表
安倍明義的履歷表
  安倍明義(Abe Akiyoshi)在臺灣史研究領域中,其主要著作《蕃語研究》、《臺灣地名研究》極其重要,尤其是地理學有關的研究經常引用他的著作,光是在臺灣碩博士論文網中搜尋「參考文獻:臺灣地名研究、安倍明義」,就有五百多筆資料,僅次於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但較為遺憾的是,他雖然編了一本很重要的工具書,但比起《臺灣文化志》、《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等近似百科全書,即使也是偏工具書性質,後兩書因涵蓋範圍廣且具代表性,研究方法、編輯方式等也有學者進行研究,也歸納出重要的分類方式,所以其作者伊能嘉矩、移川子之蔵、宮本延人、馬淵東一等人就較為知名,但安倍明義的生平少有人討論。再者,從《增修臺東縣史、人物篇》中「學術貢獻」一項,臚列了多次來臺東考察的田代安定、馬淵東一、森丑之助,就沒有這位曾在臺東服務十幾年的安倍校長。本文擬就《臺灣總督府檔案》中關於安倍明義的文獻稍微介紹其生平。
   

館藏介紹

《無悔環保路:李公哲先生口述訪談》
  本書紀錄李公哲先生自學者從政,肩負省府環保重任以來,如何以其環保基本理念,擘劃施政藍圖,戮力推動省政環保諸務,奠定臺灣省環境保護的基礎,並於完成階段任務後,重回臺灣大學作育英才,以及10年後又二度從政,掌理臺北翡翠水庫,貢獻所學之過程,冀望各界瞭解省政建設的同時,能給予諸多曾在省府工作的同仁鼓勵,並持續不斷為臺灣這塊土地及人們,貢獻更多心力。
2019年11月份圖書編目上架
  2019年11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124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及採集入館圖書。書目詳見本館圖書資訊查詢系統 http://library.th.gov.tw/opac890/forms/bibliography/book_search.aspx
 

館務訊息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賽德克族廬山部落歷史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賽德克族廬山部落歷史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