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獻講座:屏東縣觀音信仰的文化底蘊
講座:林淑鈴(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
時間: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14:00-16:00
地點:本館史蹟大樓1樓簡報室
內容簡介:
屏東縣觀音廟多分佈在潮州斷層帶以西,尤其在閩南優佔區。就族群、性別以及(非)客家優佔區等角度,可見觀音信仰在地化與差異化的軌跡。觀音靈驗傳說反映住民的差異性需求,觀音有禦災、捍患功能,具備母神特質。
觀音香火自中國原鄉而來,另有石觀音與水流觀音傳說。屏東縣以大崗山超峰寺為主要觀音信仰中心。在非客家優佔區,觀音與王爺、義民爺同祀,觀音廟發展出請王與下淡水溪義勇公做大小功祭典;在多元族群混居地帶如滿州鄉,以七(八)保祭典跨越族群邊界;在客家優佔區觀音廟呈現自給自足狀態、管理組織多獨立運作。觀音與義勇公以及王爺信仰合流之祭典,有助於團結下淡水溪沿岸的閩南人群,從而與周邊客家族群產生差異。
本次講座透過田野調查收集觀音香火來源與靈驗傳說,目的在於瞭解觀音信仰的功能與象徵意涵。精彩可期,歡迎社會各界蒞臨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