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東臺灣交通發展與重大歷史事件交錯下的原住民
講座:孟祥瀚(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時間:2024年9月12日(四)14:00~16:00(13:30 開放入場)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清末至日治時期,東臺灣的交通建設與重大事件均在國家治理的脈絡下推進,作用的對象主要以原住民族與其傳統領域為發生場域,其目的在於壓制與威服,以及遂行其土地拓墾與產業開發的政策。所開道路以穿越殖產移民所在的地區為主,不在此路線上的傳統部落地區遂淪為區域上的邊緣地帶。開路工程又係役使沿線阿美族擔任,使族人落入開鑿、搶修與維護道路之無盡循環的勞役中。山地道路則為壓制太魯閣族、布農族與排灣族而闢建,1930年代以後,在集團移住政策下,當地住民陸續被迫遷離他去,最終成為家園的他者。

  歡迎有興趣者蒞臨參加,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相關報名方式,請逕上國史館網站查詢: https://www.drnh.gov.tw/p/423-1003-520.php?Lang=zh-tw


臺灣文獻講座:臺灣美食小吃的多元混融與創新
講座:曹銘宗(臺灣文史作家)
時間:2024年9月19日(四)14:00-16:00
地點:本館文獻大樓3樓會議室
內容簡介:
  臺灣本是山海物產豐盛之島,先來後到的族群帶來各地的飲食文化,自由開放的社會引進世界的異國料理,在此不斷的傳承、匯集、融合,形成臺灣飲食文化「多元混融」的特色,並以深厚底蘊的創新活力,展現琳瑯滿目的美食小吃。

  臺灣美食享譽國際,背後有值得細細探索的美味歷史。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交會之處,造就臺灣兼具生物與文化多樣的雙重特性。數百年來,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外來移民的農產引進與改良,使島上擁有原住民族的在地特產、荷蘭時代的歐洲食材、清代的漳泉潮汕菜色、日本和食西餐到戰後的眷村菜,臺灣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美食王國。

  此次的講座曹老師將從上述的食材為例,介紹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以探討臺灣的飲食文化史。精彩可期,歡迎社會各界蒞臨聽講。
 

悅讀檔案

梅野清太與「東臺灣研究會」、《東臺灣新報》
  梅野清太(1877-1940),曾擔任首任花蓮港街街長(1920-1926),也是「賀田組」(日後的朝日組)的經理,賀田組由實業家賀田金三郎於1899年所創立,可謂最早開拓東臺灣的組織,並積極地經營東部地方事務,進行各項實業開發,其事業版圖眾多,經營項目包含建築、運輸、鐵路、林業、樟腦、金融等,並承接花蓮築港、臨海公路及東部鐵路等重大工程。

  梅野在1904(明治37)年投入軍中服役,以砲兵隊中尉退役,退役後就進入花蓮的賀田組工作,後來深受在花蓮賀田組的經理原脩次郎(後任日本拓務大臣)信任,日後也接班成為賀田組的經理,隨著其經營成績在地方越見成效,知名度大增,1919(大正8)年遂成為花蓮港商工會長,1920年12月為首任花蓮港街街長,後來陸續擔任政商界要職,1929(昭和4)年正式成為朝日組社長,同時也成為總督府評議會員。(註1)梅野集花蓮政、商、學界為一身,影響力甚大,除此之外,梅野還經營《東臺灣新報》,可謂當時東部唯一連載之報刊,並且是「東臺灣研究會」創會元老,隨後擔任會長一職,知名的記者橋本白水讚譽稱之為「東臺灣的開拓者」。(註2)

  1924年3月成立的東臺灣研究會,除了梅野外,其關鍵人物還有橋本記者,(註3)橋本之前因公開疾呼對東臺灣研究的重要性,得到當時花蓮港廳長江口良三郎、臺東街長田中時哉及梅野的支持,於是共同協助橋本創立,後由梅野擔任會長,橋本擔任副會長。該會以「東部的索引者」("活字典"之意)為宗旨,(註4)根據該會會則,「以調查關於東臺灣拓殖之問題、提倡經濟與產業的發展方向,以利開發東臺灣之富源」,(註5)提供各項東臺灣調查、土地利用、交通建設、河川整治、移民、蕃地教化等建言,將東部的實況撰文介紹給外地人,該會以月刊的形式發行《東臺灣研究叢書》(或稱《東臺叢書》)。(註6)

  1924年梅野擔任東臺灣研究會會長後,即撰文〈東部臺灣發展の根本策樹立に就て〉(關於樹立東臺灣發展的根本策略),倡議東臺灣乃至於花蓮附近地區的開發計畫,以花蓮港商工會這個組織成員為主,著手調查並提供11項發展策略:有關花蓮港至蘇澳間聯絡船研究、花蓮港至臺北間直通無線電話架設、花蓮港法院設置、郵便局新建物搬遷、臺東鐵路速成研究、海岸上陸地點修改與漁港設置、金融緩和(貨幣量化寬鬆)研究、花蓮宜蘭道路利用研究、改良衛生設備、東部縱貫道路研究、中等學校新設研究。(註7)這些開發計畫,後續除了與梅野主事的賀田組及未來的朝日組息息相關,其發展策略亦是東臺灣研究會會員研究的標的,紛紛撰文發表於刊物上。《東臺叢書》可謂是該會對外的發聲筒,倡議東臺灣的興革建議,報導東臺灣最新動態與統計資料。刊物除向會員發送外,也曾寄到日本內地、朝鮮及樺太(庫頁島)等地。(註8)

  梅野經營的事業非常活躍,之後也投入《東臺灣新報》新聞紙(報紙)事業。在《東臺灣新報》之前是1911年由相良吉彌在花蓮開設《臺南新報》支局,並以《臺南新報》東部附錄為名,開始印刷,刊載臺灣東部當地相關新聞,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採不定期出刊,是東部開始有報紙之始。(註9)至1916年10月,由齋藤敏介以資本額六萬圓,創立東臺灣新報社,向總督府申請刊行報紙,始正式刊名為《東臺灣新報》,為東臺灣首家地方性報紙,所申請公文中會社登記地址為花蓮港街稻住12番戶(今花蓮市中華路、中正路一帶),(註10)初期先以一周三回發行,後則以日刊發行。《東臺灣新報》做為花蓮港廳、臺東廳二廳的重要新聞媒介,刊載各項政事、經濟、統計、時事、學藝及社會訊息,後續報社也承攬發行《花蓮港廳報》(1917年後)、《臺東廳報》(1928年後)的地方公報。(註11)1918年10月13日花蓮港街稻住地方發生大火,報社印刷設備受到損害,一度陷入營運困難,所幸當地仕紳發起捐助運動而渡過。1922年11月改由福井公接任社長,繼續增資擴大,1926年1月報社新建物建成,座落於花蓮港街高砂通12番戶(今兆豐銀行花蓮分行)。(註12)梅野遂於3月接任社長,(註13)除了梅野個人的名氣響亮外,結合副會長橋本、資深編輯毛利之俊,(註14)及東臺灣研究會的會員,撰文報導東臺灣在地新聞,使得報社言論逐漸具有影響力。

  綜觀梅野主持的《東臺叢書》與《東臺灣新報》兩份東臺灣重要的媒體刊物,《東臺叢書》自1924年4月發行後,至1932年11月停刊,前後歷時8年半,共出刊97期,文章計有531篇,後核心人物橋本白水因腎臟病過世後,會刊與研究會便宣告終止。(註15)而《東臺灣新報》於1916年創刊,因報社創辦時即具官方色彩,最終於1944年被臺灣總督府整併入《臺灣新報》,(註16)計連載28年。

  梅野是花蓮政商界名人,政商關係良好,花蓮港築港大事在花蓮港廳江口廳長主持與推動下,梅野功不可沒。江口廳長於1926年過世後,梅野仍繼續與接位的豬股松之助廳長推動花蓮港築港計畫,終於在1939年建港完成,因此梅野聲望極高、備受尊榮,被譽為「東臺灣總督」、「花蓮港最重要的人物」,而且他是少數能跨出東臺灣,在臺灣其他地區會社,甚至日本內地擔任要職的實業家。(註17)梅野於1940年因肋膜炎惡化而過世,眾人在花蓮港小學校為他舉辦葬儀。(註18)1941年古賀、小川、福井等氏呼籲興建梅野紀念館來緬懷他,原定選在米崙山(今美崙山),後變更至花岡山,經相關人士的實地勘查,最後選定設在軍人援護館的後方,(註19)惟今建物及原址於何處尚仍未明。

  值得一提的是,戰後1947(民國36)年由謝膺毅先生創辦的《更生報》(1971年改名為《更生日報》),起初乃接收梅野的「朝日組」辦公大樓(花蓮市中山路與花崗街口)作為營運地點,後於1951年花蓮大地震倒塌,印刷設備損壞,報社轉移重建至五權路的現址總社,該現址即為梅野故居。而更生日報原朝日組的舊址館舍幾經重建,現則由一家餐廳營業,目前也因受2024年4月3日花蓮強震影響,且緊鄰倒塌之天王星大樓旁,停止營業。(註20)巧合的是,不論是戰前的《東臺叢書》、《東臺灣新報》還是現今的《更生日報》,同樣做為東臺灣重要的在地報社,都與梅野產生了連結。

備註:
註1:〈東部臺灣の重鎮者/故梅野氏の略歷〉,《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4月24日,2版。
註2: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頁334。
註3:知名的橋本記者旅臺 20 年間主持過《臺灣パック》、《高砂パック》、《新高新報》等時事新聞評論雜誌,曾撰文針對東臺灣發展提供意見,與當時花蓮港廳長飯田章有所論戰,故常至東部進行調查,久而久之成為「東臺灣通」。
註4:梅野清太,〈本會創立と其經過に就て〉,《東臺灣研究叢書》,8(1925年),頁2。郭怡棻 ,〈日治時代東台灣的發聲筒──橋本白水與《東台叢書》之研究〉,《台灣風物》,59卷2期(2009年6月),頁73。
註5:作者不詳,〈東臺灣研究會會則〉,《東臺灣研究叢書》,2(1924年),未註頁碼。
註6:李玉芬,〈日治時代的東臺灣研究會及其叢書〉,《東臺灣研究》,創刊號(1996年12月),頁25。
註7:梅野清太,〈東部臺灣發展の根本策樹立に就て〉,《東臺灣研究叢書》,4(1924年),頁33-42。1924年7月,有志者於公會堂召開東部開發研究會,討論如何進行調查研究,其中,梅野清太擔當監督總務部,見〈東部開發研究會〉,《臺灣日日新報》,1924年7月26日,4版。
註8:郭怡棻 ,〈日治時代東台灣的發聲筒──橋本白水與《東台叢書》之研究〉,頁73、82。
註9: 劉修圳,〈東臺日報呈現下的東臺灣地方社會〉(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頁25。
註10:花蓮市中心舊稱稻住通。「新聞電報取扱ノ件認可(花蓮港局長宛)」(1916-01-01),〈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四十一卷通信〉,《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6241007。
註11:溫振華,〈臺東廳報〉、〈花蓮港廳報〉,《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六種公報類(二)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年),頁336、341。
註12: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東臺灣新報〉,《臺灣新聞總覽》,(臺北: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1936年),頁22。
註13:劉修圳,〈東臺日報呈現下的東臺灣地方社會〉,頁25。
註14:毛利之俊為《東臺灣展望》一書著者,亦曾擔任《東臺灣新報》主筆。
註15:張炎憲,〈卷頭語〉,《台灣風物》,59卷2期(2009年6月),頁6。1932年10月橋本白水過世後,會刊也出版了最後一集叢刊,第97篇《噫橋本白水》。
註16:「會社合併」(1944-04-28),〈昭和19年4月臺灣總督府官報第627期〉,《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2030627a016。
註17:林玉茹,〈殖民地邊區的企業-日治時期東臺灣的會社及其企業家〉,《臺大歷史學報》, 33(2004年),頁341。
註18:〈梅野清太氏葬儀〉,《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4月28日,5版。
註19:〈梅野記念館何處へ建設〉,《東臺灣新報》, 1941年8月3日,收入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梅野紀念館建設於何處?變更至花岡山仍未具體決定」: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3866(2024/8/6點閱);〈梅野紀念館建設地問題軍人援護館後方近日正式決定模樣〉,《東臺灣新報》,1941年8月19日,收入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梅野記念館建設地問題」: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904&IndexCode=Culture_Object。(2024/8/6點閱)。軍人援護會臺灣本部,該部是日本政府為對軍人與軍眷,施以援助和救濟的組織,與地方州廳互動密切。
註20:謝宗璋,〈更生日報初代社址倒塌 黑金通餐廳今屹立〉,2024年4月22日,收入「更生日報網」:https://www.ksnews.com.tw/v20240422-04/(2024/8/6點閱)。田德財,〈黑金通建物的前世今生〉,2024年7月5日,收入「更生日報網」:https://www.ksnews.com.tw/w2024070534/(2024/8/6點閱)。

參考文獻:
一、檔案
《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官)報》(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00006241007,〈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四十一卷通信〉。
00004004003,〈大正十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高)第五卷秘書〉。
00006241007,〈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四十一卷通信〉。
0072030627a016,〈昭和19年4月臺灣總督府官報第627期〉。

二、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
《東臺灣新報》
《更生日報》

三、專書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
溫振華,《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六種公報類(二)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年。
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臺灣新聞總覽》。臺北: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1936年。

四、期刊
梅野清太,〈本會創立と其經過に就て〉,《東臺灣研究叢書》,8(臺北:東臺灣研究會,1925年),頁1-4。
郭怡棻 ,〈日治時代東台灣的發聲筒──橋本白水與《東台叢書》之研究〉,《台灣風物》,59卷2期(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9年6月),頁67-92。
作者不詳,〈東臺灣研究會會則〉,《東臺灣研究叢書》,2(臺北:東臺灣研究會,1924年5月),未註頁碼。
李玉芬,〈日治時代的東臺灣研究會及其叢書〉,《東臺灣研究》,創刊號(臺東:東臺灣研究會,1996年),頁25。
梅野清太,〈臺灣發展の根本策樹立に就て〉,《東臺灣研究叢書》,4(臺北:東臺灣研究會,1924年),頁33-42。
張炎憲,〈卷頭語〉,《台灣風物》,59卷2期(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9年6月),頁6-8。
林玉茹,〈殖民地邊區的企業-日治時期東臺灣的會社及其企業家〉,《臺大歷史學報》, 第33期(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4年),頁315-363。

五、碩博士論文
劉修圳,〈東臺日報呈現下的東臺灣地方社會〉。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民俗文物小常識

銀魚彩墜
銀魚彩墜
  彩墜的材料和作法,以線的編結與刺繡最多。用絲線等編繡出對吉祥幸福的期待,把不同的祈福形象用繩子接連成串,飾以流蘇,垂掛在臥房或門邊,既有連結家人同心協力的想像,也有祈福納祥的心理作用。
 

臺灣人‧臺灣事

我的heart and soul全部奉獻給馬祖的人-瑪達肋納.石維仁(Madeleine Severens)比利時聖心傳教修女會修女
我的heart and soul全部奉獻給馬祖的人-瑪達肋納.石維仁(Madeleine Severens)比利時聖心傳教修女會修女
  石仁愛,1918年出生於比利時洛梅爾的一家農場,地近荷蘭邊境。全家12個兒女中排行第11。讀小學時,聽了比利時達米安神父在夏威夷群島照顧痲瘋病人的故事,立志長大後要當修女,做耶穌慈愛的事,騰心寬廣容納整個世界。(註1)1942年11月,如願加入聖心傳教修女會,1945年5月4日正式成為修女,取名瑪達肋納.石維仁(Madeleine Severens)。

  石氏原先第一志願想去菲律賓照顧痳瘋病人,結果被派到中國。1947年12月,石氏一行從羅馬搭機飛往中國,在昆明發生空難,她幸運地毫髮無傷。次年2月,北京教會的會長為她取了中文名字「石仁愛」。3星期後,轉往張家口天主教醫院服務;9月,再轉赴綏遠。1949年5月,在江西贛縣被共軍軟禁, 1953年遣送回比利時。1954年,石仁愛就讀比利時高級護理學校,1957年,進入魯汶大學護理助產系學習接生。(註2)

  1966年石仁愛奉命前往臺灣,在臺北市聖若瑟醫院幫忙接生。1966至1973年,7年間平均每月接生近百個嬰兒。1973年10月,教會派她到金門金城鎮宏仁診所服務。2年後,她答應金馬宗座署理區范普厚主教詢問前往馬祖服務,從此在馬祖度過25年醫療事奉的歲月。先前教會派一位美國修女蘇海星(Sister Stella)在馬祖服務, 1971年9月,南竿馬祖天主堂落成,不久,創設「海星診所」,免費為民眾看診。由於蘇海星退休返美,石氏於1976年1月搭乘運補艦抵達南竿。兩天後,挨家挨戶拜訪四維村民眾,初期民眾因陌生而排斥,後來第1次幫婦女接生,解除了民眾的心防。漸漸地大家開始喜歡她,親近她,都暱稱她為「姆姆」。馬祖第1位醫學院保送生楊綏生於1981年返鄉服務後,南竿醫療環境逐漸改善,加上臺馬交通日益便利,石氏的接生、看病服務日漸減少。此時,她發現很多孤苦無依的老人需要照顧和關懷。於是,每天探望老人,從事居家護理,到安老院探慰聊天,幫忙餵食、上藥、盥洗、按摩、掃地,成了風雨無阻的日常工作。(註3)石仁愛成為馬祖人心靈的依靠,她不求回報,只有完全的奉獻。接生過小孩的家庭都視石氏為家中成員。(註4)

  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後,馬祖成立「大陸地區人民處理中心」,石氏除了照料老人之外,開始關懷與探望乏人關心的中國大陸偷渡客。總是說這些人是天主的孩子,給予親切問候、安慰鼓勵,陪他們唱歌,聽他們說話,最後送他們上船。很多人返鄉後,都會寫信給她,表達謝意。

  曾任大學校長的李家同目睹石氏在港口向中國大陸偷渡客揮手告別,寫下〈石仁愛修女所做的事〉一文,提及:「石修女所做的事情,我們人人能做,只是我們常常不知道這種工作的神聖性,我們總以為如果我們要做善事,就必須做一些偉大的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願聽聽世界上可憐人的心聲,這個世界會變得溫暖得多。」(註5)

  1994年石氏當選南竿鄉模範老人,翌年榮獲總統李登輝頒發第五屆醫療奉獻獎;(註6)1999年縣長劉立群頒贈榮譽縣民證;2000年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頒贈全球熱愛生命獎。(註7)2001年3月,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發行《愛者》專書,由作者林保寶隨身觀察記錄書寫〈姆姆修女的一天〉,(註8)作為她在馬祖奉獻25年歲月的忠實見證。

  2001年4月石氏依教會規定退休,教廷駐華代辦易福霖蒙席與臺灣區總主教狄剛專程到馬祖,參加馬祖各界盛大舉行的歡送茶會。她說:「馬祖的人,我全部的心,我的heart and soul,我愛他們,我要為他們做每個事情。」(註9)第二天,她搭船離去,許多鄉親都淚眼送行。

  石氏退休返鄉,入住比利時魯汶聖母聖心院退休修女之家,仍與馬祖常有書信往返,馬祖十多位婦女曾經專程前往探望。2010年6月,石氏病逝,安葬修會總院墓園。6月6日在比利時舉行的追思彌撒中,一位曾經在臺共事的修女,以中文與荷蘭文宣讀她生前所寫的「致馬祖民眾祈福文」,對於馬祖的關愛與眷顧,至死不渝。(註10)2013年,縣府曾規劃興建「石仁愛修女紀念公園」,為她立像。(註11)後來則是在馬祖天主堂立有一座石仁愛修女的紀念雕像,另外馬祖南竿則有一條道路被命名為「石姆姆路」。

註釋:
註1:天主教之修女會的修女均持志專心修己成人,發有神貧、聽命、貞潔三願服事天主,為人類盡義務。見徐宗澤,《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頁174。
註2:林保寶,《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臺北:天下遠見,2001年),頁27-39。
註3:薛桂文,〈石仁愛馬祖姆姆大家都愛她〉,收入李淑娟編,《愛在吾土吾鄉:第五、六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剪影》(臺北:行政院新聞局,1998年),頁17-28。
註4:林保寶,《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頁45-48。
註5:李家同,〈石仁愛修女所做的事〉,《天主教臺中教區月誌》,2000年4月18日。
註6:獲獎事蹟:主持診所免費提供醫療服務並為鄉民接生;每天出門照顧老人為老人洗澡看病;是馬祖居民的媽媽。
註7:總主教狄剛在頒獎致詞說:「石仁愛修女給人天主的愛,走到哪裡,就把那裡當成她的家。」
註8:林保寶,《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頁69-80。
註9:林保寶,《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頁58。
註10:邱新福,《南竿鄉志(下冊)》(馬祖:連江縣南竿鄉公所,2010年),頁254-255。
註11:文摘自王振勳、盧胡彬、郭佳玲,《臺灣全志卷十三 人物志•社會與文化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8年),頁198-200。

參考書目:
一、報紙、公報
《天主教臺中教區月誌》,2000年。
二、專書
王振勳、盧胡彬、郭佳玲,《臺灣全志卷十三 人物志•社會與文化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8年。
李淑娟編,《愛在吾土吾鄉:第五、六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剪影》。臺北:行政院新聞局,1998年。
林保寶,《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臺北:天下遠見,2001年。
邱新福,《南竿鄉志(下冊)》。馬祖:連江縣南竿鄉公所,2010年。
徐宗澤,《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
 

新書出版

《嘉義雙溪口庄曾家古文書》
編著:何孟侯
出版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ISBN:978-626-7470-31-2
定價:新臺幣500元

 

館藏介紹

《臺灣全志.卷七外交志.外交政策篇》
著者:陳文賢、李明峻、吳志中、王思為
出版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內容簡介: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到臺灣之後,為了生存及政權的存續,必須在國際上尋求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全中國的外交支持,因此外交政策成為政府所必須掌握的重大政策之一。戰後50年間,在國內、外環境變化下,外交政策也隨之因應調整,像是1971年10月中華民國喪失在聯合國的席位以後,如何確保臺灣在國際外交上的地位,俾得以參與國際外交活動,外交政策為關鍵要素。

  有關如何維持邦交或拓展友邦國家,為本外交政策篇章中重大外交政策論述的一環。其次,外交政策篇以此為主軸,來解讀外交關係政策背後所反映該段時期臺灣的外交政策;此外,本篇章將以重大外交事件為例,了解政府如何因應重大外交事件的衝擊。本書在撰寫的章節架構上以外交部地域司的劃分,分五個章節陳述臺灣與美洲、亞洲、歐洲、非洲等重要國家的外交關係和國際組織之參與,以及國內政治、國際關係等背景如何影響臺灣對該地區國家外交政策的訂定。

2024年7月份編目上架圖書
  2024年7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20種20冊、期刊計20種20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及採集入館書刊。書目詳見本館圖書資訊查詢系統https://library.th.gov.tw/opac895/index.aspx
 

館務訊息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回顧:界外之人-琅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回顧:界外之人-琅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
臺灣文獻講座回顧:蘭嶼的飲食文化變遷:兼論糧食靭性
臺灣文獻講座回顧:蘭嶼的飲食文化變遷:兼論糧食靭性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黃宏森
行政指導林明洲
總 編 輯胡斐穎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廖學恆、詹梓陵、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