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童年往事-懷舊童玩展」
展覽期間:民國103年12月9日至104年4月12日
     (星期一及民俗節日休館)
展覽地點:本館文物大樓3樓 蓬萊鄉情特展室
開幕時間:民國103年12月9日(星期二)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文物大樓2樓大廳
 

悅讀檔案

北部客家人的大浩劫
  光緒21(1895)年臺灣民主國成立時,臺北一帶清軍多由大陸臨時徵調而來,他們僅為了糧餉而戰,一旦糧餉斷絕,自然無心戀戰。相對於臺北抗日軍的不堪一擊,日軍於桃竹苗的客家地區卻遭到強烈抵抗。該地區為臺灣本地的民間團練軍隊,帶頭抗日者多為當地的富豪、地主及知識分子,他們為保衛鄉土不惜犧牲性命,以致戰況慘烈,死傷慘重。

  原本日軍依賴精良的武器於6月21日進佔桃園,22日攻陷新竹城。但城鄉郊外仍為抗日軍所控制,到處發生戰鬥。7月10日抗日軍於新竹城東山上置砲,往城內射擊。同時率軍欲奪還城,但遭日軍擊敗。又於7月23日凌晨再集結1,500餘人襲擊,但仍被擊退,該役抗日軍死傷百餘名,日軍僅死亡一名。經過幾次新竹奪城戰役後,新竹民軍勢力削弱大半,日軍的佔領區亦逐漸擴大。(註1)

  當時客家人所使用之武器,據某報通訊員邁耶士(Myers)所言:

  先前清軍官兵撤退時曾供應客家毛瑟(Mauser)銃、溫徹斯特(Winchester)銃及多數彈藥,故如今彼等亦相應的可熟練地使用這些武器。如此對日本人而言已是重大事態了。且客家人原本通曉山地形狀,且自幼年便生長於溪谷山嶽間,慣於山谷作戰,其戰鬥人數亦不下一萬人。(如圖1)

  至於當時日人對客家人的印象,則如《風俗畫報》所言:

  大姑陷附近之土民為本島中最獰惡之客家種族,實在無法以尋常手段予以拯救。故若放任彼等跳樑,則將來會帶給全島施政上無法估計之弊害自然不言可喻,且將要南進之師團兵站亦不得不屢屢陷入危殆之地。總之,對於卑鄙殘忍之彼等已不再是必須以戰時公法來處置的了。(註2)

  又如邁耶士(Myers)所言:

  彼等對日本人之暴行也屢屢出於極為卑鄙之舉動,外面似乎表現出熱情,而勸誘進入市街後,再於不注意時由四方襲擊,由於無暇抵抗,因而死傷無數。這種情形於サンカキン(三角林?)村附近終於達到頂點,八百日本兵於十七日長途行軍後寂靜休息時爆發開來。村民等於此時亦如往常一般表達厚意,於屋前插上白旗而無異狀。因此日本士兵安心地放下武器。突然間從各家角落竄出數千客家人開槍射擊。由於無暇整隊,以致頃刻間多人喪生。雙方進入決死激戰後,客家死者百人以上,俘虜一百五十人。日本兵亦有二百名死者及八十名傷者。起初客家人意圖將日本兵全部殺光,但其目的原本就不可能達到,最後勝利歸於日本兵。事後軍隊決議,下令將大姑陷及其附近各屋燒毀,絲毫不加寬貸。翌日清晨付諸實施。於撤回首府途中,凡是可燒者皆付之一炬,以致客家之誅戮不可勝數。(如圖2、3)

  依此看來,似乎日軍在大姑陷(今大溪)河谷實施的大擊攘戰略是針對客家人所進行的報復行動。邁耶士(Myers)於7月17日報導,南下的日軍於大姑陷附近遭到客家大軍數千人之伏擊,日軍死傷實不下兩、三百人。(註3)其實大嵙崁地方閩客皆有,邁耶士誤以為大嵙崁全屬客家人,此或許是因桃竹苗一帶客家人居多所致。邁耶士甚至認為客家人之所以英勇抗日全是清軍煽動所致。

  賊徒即客家人與生蕃,初見時並非想像中不講理之人,其至於此全為不知自己境遇所致。清國軍官撤退時,向四方傳播謊言,謂日本人畢竟只是盜賊之類而已,應接受黑旗軍之援助以防受其毒害。因此未曾與日本人溝通的客家人,自然無從辨別事情真相。遂下決心認為與其遭到倭奴殘忍無饜之毒刃而喪失父母妻子,倒不如曝曬白骨於戰場來得痛快。(如圖4)

  上文所稱的「生蕃」應是指「熟蕃」,即如參與大嵙崁忠義局等抗日組織之霄裡社或岸裡社屯蕃等人。而將客家人視為與中國人不同種族的看法是根本錯誤。如客家人在龍潭的抗日事蹟有七十三公及福善諸君等,皆被視為民族英雄。即使到了明治44(1911)年村民亦嘉許其忠義抗日之精神而欲永遠奉祀,如龍元宮福善諸君祀典會有云:

  粵稽春秋隆祭祀之典,律法無滅祀之條,所以霜降露濡,君子每動春秋之感,此實人情所不容已此也。是以天下古今莫不蒸嘗為重要。溯我福善諸公,值乙未年間,時逢兵燹,不避威武,遂成遇害,是蓋諸公讀聖賢書,感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而敢為斯矣哉。大節臨志不奪,聞者莫不興起,亦莫不為婉惜。……凡我同輩,和衷共濟,毋得隱瞞而侵匿,亦勿爭長而競短,俾祀典綿千秋永賴,其功德豈亞於渡海焚香登山? (註4)

  或有人認為當時客家抗日與國家民族無關,完全只是為了保衛自己家鄉而已。對照如上所言,可知其洵為虛言矣。

  日軍攻陷大嵙崁後,繼續往苗栗進軍,8月9日攻佔尖筆山,進入頭份街。抗日軍退居苗栗。8月13日進攻苗栗,翌日攻陷。(註5)客家人經過這幾次戰役後,死傷極為慘重。如中港偵探林玉銓與林連山之報告,真可謂客家的大浩劫。

  銓所到之處見山路賊死不知其數,現日本大軍自新竹起駐紮中港、頭份,今日內應能入苗栗。銓所經過各庄見百姓叫苦連天,心竊希望歸降,目前無人作主說和。銓見此光景,命連山至各庄叫頭人出來,使諭各庄人歸順。目前於各店貼上必要之告示。銓與連山一同前往各庄安撫土民,以免各庄百姓作亂。……見日本大軍所到之處,並無人安撫百姓。銓因此與連山同行前往中港、頭份,到各庄村叫來庄長,諭示歸降,呈上禀書。待日軍進苗栗後再安撫良民。(如圖5、6)

  經過日軍摧殘後,「再沒有比客家之婦孺更值得憐憫的了,彼等既無可容身之房屋,禍害又左右交至。」「鬥爭、暴行殺戮及劫掠仍如家常便飯。」(註6)

註1:市毛淺太郎,《征臺顛末》(水戶市:市毛淺太郎,1897年12月),頁263-268。《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上卷(東京:綠蔭書房,1986年復刻版),頁74-80。
註2:《臨時風俗畫報增刊 臺灣征討圖繪》第二編(東京:東洋堂,1895)頁10。
註3:〈マイヤ-ス通信臺灣戰況及探偵林玉銓ノ報告〉,公文類纂V00033\A012。
註4:《龍元宮史料》,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藏。
註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上卷(東京:綠蔭書房,1986年復刻版),頁95-98。
註6:〈マイヤ-ス通信臺灣戰況及探偵林玉銓ノ報告〉,公文類纂V00033\A012\069。

 

民俗文物小常識

故遣鐘聲渡水來:館藏「泉郊金晋順列諸號重新劍潭寺前進並修創等處碑記」
故遣鐘聲渡水來:館藏「泉郊金晋順列諸號重新劍潭寺前進並修創等處碑記」
  劍潭寺經乾隆及道光年興修,已具規模。昭和年間拆卸遷移至現址時,仍將舊廟之木雕、石材混建,同時於廟後保留原來許多石雕和木構。「龍山寶剎(龍山寺),巍峨城郭之間;劍水禪關(劍潭寺),掩映林泉之裏」,劍潭寺興建甚早,有與萬華龍山寺齊名之驅,然因政治因素遷徙而不顯,殊甚可惜。
民國41年〈印製品加印反共抗俄宣傳標語暫行辦法〉
民國41年〈印製品加印反共抗俄宣傳標語暫行辦法〉
  臺灣早期文獻,屢見「反共抗俄」標語,見證昔時臺海對立緊張關係。溯其源,乃民國41年臺灣省政府令頒〈印製品加印反共抗俄宣傳標語暫行辦法〉,規定當時印刷品印製有關標語。
 

臺灣人‧臺灣事

鹿港詩人施梅樵軼事
鹿港詩人施梅樵軼事
  鹿港詩人施梅樵,鼎鼎大名。我在某個臺灣先賢書畫展覽,碰到一位先進,他告訴我說:「臺灣人的書法,我最喜歡施梅樵,很有清代名家何紹基書法的風格。」何紹基以顏真卿厚重為基礎,又參雜了上古篆籀、隸等筆法,其行書遂產生了一種獨創的古奧風格,結構自由揮灑,如沁刻入石,古樸可喜。施梅樵詩書俱佳,但造化弄人,畢生流離轉徙,並不順遂,然而其宏揚詩教之功,卻少有人能及。近日,林翠鳳教授惠贈所著《施梅樵及其漢詩研究》巨著,感佩之餘,就談點相關軼事。
   

館藏介紹

圖書室編目上架圖書通報
  本(103)年10月份編目上架之入館圖書計86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之志書、族譜、廟志及採集入館圖書。書目詳見【相關檔案】本館圖書室10月份編目上架入館圖書清單。圖書室目前藏書七萬餘冊。
館藏介紹
  本館圖書室典藏許多圖書文獻,將陸續分次進行介紹,以下列舉1本相關圖書扼要介紹其內容,歡迎大眾來館瀏覽。
 

館務訊息

本館與檔管局辦理「案藏瑰寶-國家檔案菁華展」隆重開展
本館與檔管局辦理「案藏瑰寶-國家檔案菁華展」隆重開展
《臺灣大事年表》初稿上網
《臺灣大事年表》初稿上網
「104年冬令臺灣史研習營」活動報名錄取抽籤
「104年冬令臺灣史研習營」活動報名錄取抽籤
「國軍第48屆文藝金像獎」得獎作品巡迴展
「國軍第48屆文藝金像獎」得獎作品巡迴展
張鴻銘館長參加《新修彰化縣志:地理志‧自然地理篇》新書發表會
張鴻銘館長參加《新修彰化縣志:地理志‧自然地理篇》新書發表會
本館103年度志工參訪活動
本館103年度志工參訪活動
本館志工參加「南投縣103年度志工大會師趣味競賽活動」翦影
本館志工參加「南投縣103年度志工大會師趣味競賽活動」翦影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張家榮 林志祥 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