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原住民系列專題演講:聖化與愛—小林歷史文化與重建的核心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於107年4月至11月間,每月辦理一場次原住民系列專題演講,地點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本年度第6場將於9月20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由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簡文敏主講「聖化與愛—小林歷史文化與重建的核心」。

  簡文敏為彰師大輔導學碩士,現為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專長為文化人類學研究、田野調查、影像記錄、輔導、心理學。其將長期研究西拉雅族之心得,剪輯製作「小林平埔夜祭」、「加蚋埔平埔夜祭」、「吉貝耍平埔夜祭」、「頭社夜祭」、「跨越」、「查某暝」、「祀壺文化探討」等教學資源。也協助地方推動左營舊城「莿桐花開」、高雄市柴山會平埔講座、甲仙平埔族文史學會、臺南縣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及社頂部落發展文化協會等。

  以大武壠平埔原住民族人為多數的小林部落,2009年莫拉克風災遭受大災難。他們如何在困頓的環境裏,展現自主能動性,組成大滿舞團,自助助人,重新讓社會聽見大武壠的聲音。本次講題將說明小林、大武壠與南島語族、莫拉克風災與災後重建、大滿舞團的成立與運作、神聖化與愛的療癒作用、平埔族的研究與國家政策等議題。歡迎有興趣者,蒞臨參加,相關報名方式,請逕上國史館網站或線上報名。

本年度「原住民專題系列講座」10月及11月預定講題如下:




時 間10/18(四)下午2:00-4:00
主講人尤天鳴(大葉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助理教授兼執行長)
演講主題都市原住民族的發展與結社
演講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時 間11/15(四)下午2:00-4:00
主講人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演講主題歷史、民俗與紅毛:臺灣原住民與荷蘭時代的記憶
演講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悅讀檔案

保管林設置的意義
  明治43(1910)年臺灣總督府以律令第7號制定臺灣林野調查規則,對全島各廳(除蕃地外)之山林、原野97萬餘甲,依照人民之所有權申告而進行實地調查,隨後確定官有民有之區分。此外,於查定為官有之土地中,對於與所有權申告者「緣故關係」(即查定前即有長期占有事實者,但其提供之證據殖民政府認為不齊備或不足夠認定所有權存在)較深者則付以「保管林」之名目,而許可其貸渡(租用) (註1)。

  因而有種說法認為保管林為救濟制度,即對於劃定為官有林野中之緣故關係者,於一定期間讓其有償的保管其區域,在不損及改良及繁殖森林之目的的情況下,許可其使用收益。其以救濟當地住民之生活為主,並以國有森林之保護為輔 (註2)。 但實際上有關保管林設置的用途,則如大正7(1918)年9月16日民政長官下村宏以民殖第6201號發布有關保管林整理之案所載:

  保管林為林野調查查定發表之際起,到作為林野整理基礎之官有林野,存廢區分決定為止,而設定之應急措施,因此其必須隨著林野整理事業之進展而整理完妥。即屬於不要存置林野且限於無問題者,則依照保管者之申請而付諸放領並移入民有。同時,保安林及官行造林地等要存置林野內保管林之申請放領案,則予以不許可處分。 (註3)(圖一)

  也就是說,林野調查查定時雖已發布官有、民有,但許多被歸為官有地者,實際上僅是暫時應急措施而已,必須等到殖民政府決定該地是否為「要存置林野」(必須要保存的林野)還是「不要存置林野」(不須要保存的林野)後,才能決定該地為官有還是民有。因其取捨標準似乎要經過各種政策之通盤考量後才能做出決定,故須時較長。而依據「保管林許可書」內第三條「於保管林區域內依據另定之規定,以現存之天然生樟樹製腦時,不得拒絕其原料及製造用燃料之無償使用」 (註4) (圖二),可想當時似乎是以保存製腦資源為主要考量。但保管林涉及經濟發展與治山治水等根本問題,一旦政策有誤,將成千秋恨事 (註5)。 因此該制度為在決定要或不要存置以前所設置的緩衝機制,且依人民與所占土地之緣故深淺,而區分為保管林與緣故地,各自收取一定的保管費用後,仍讓人民保管。這是以救濟之名義來收取手續費的一石二鳥之計。

  而保管林自大正4(1915)年起以「森林收入」之名目,課徵近12萬圓的稅收 (圖三、四),這無疑的對總督府的林野調查事業資助頗大,減緩其財政壓力。


註釋:

1.〈臺灣總督府概要言上書竝府治概要書-臺灣總督府治概要[17]〉,《臺北州時報》(臺北:臺北州內務部地方課,1928),頁30-32。
2. 深谷留三,〈國有林野保護と地元住民〉,《臺灣山林會報》第39號(1929),頁2-8。
3.〈保管林整理ニ關スル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02843件004,影像檔:000028430040050。
4.〈新竹州管內保管林拂下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07064件002,影像檔:000070640020129。
5. 永山止米郎,〈臺灣林業所感〉,《臺灣の山林》第78期(1932),頁9-15。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是今之地神,掌管陰間行政事務,相傳統帥十殿閻羅王,檢察人間善惡,行善的人,引渡提昇西天,為惡的人,墜落地獄,橫死的人,讓其超生。臺灣民間認為祂是閻羅王的化身,管轄冥界,因此,對其信仰特別深重,凡弔祭死者亡魂,均先祀之。臺灣最早的地藏庵在清康熙56年(1717),建於諸羅縣城北門外。

  農曆7月30日,是地藏王成道日,善男信女大都會至主祀地藏王廟宇,焚香膜拜,消災禳邪,一般佛廟、公墓、墳場等地,常見設有專祠及地藏王菩薩佛像予人供奉,而臺灣民間俗信,地藏王菩薩常現身於地獄之中,為使其易於察覺祭祀者供奉崇祀之意,祭祀方式,採簡易的原始崇拜,點燃燭香,置香於土,插在地上,藉香與土,傳遞心中的景仰與善念;在日本,地藏王菩薩則是陸地旅行者的守護神,故於路旁常可見其神像。

  道教稱地藏王菩薩為「幽冥教主」或「酆都大帝」,一般廟裡所見地藏王菩薩,都坐在「諦聽」靈獸地獍上面,傳說該白犬「諦聽」聽覺非常聰敏,專門協助地藏王菩薩辨識善惡亡魂。西遊記中「諦聽」即聽出假孫悟空之出身原由。佛教將地藏王菩薩簡稱「地藏王」,受釋迦佛囑託,管理陰間,在釋迦寂滅而彌勒佛未出世前,化導無佛眾生,在五濁(見濁、劫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的世上,擔當教化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等六道眾生的重任,由於負此重任,祂立下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又《地藏十輪經》稱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唐朝梁肅讚地藏王菩薩:「菩薩以大慈運大願,弘大道,濟大苦,俾三界之間,利見大人,如大地之無不持載,故號曰地藏。」今民間融合佛教、道教之說,對地藏王菩薩的信仰始終不變。

  雖然地藏王菩薩與閻羅王、亡者、地獄有關,但其佛心樸直,發願救助陷於地獄中的眾生,而後成佛,這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神格,卻永遠深植潛化人心之中。
 

臺灣人‧臺灣事

石塚英藏登玉山之行
石塚英藏登玉山之行
  明治30(1897)年7月5日,日本拓殖務大臣高島鞆之助發文給臺灣總督乃木希典,說經過日本參謀本部測量,臺灣的摩里森山(モリソン山),係臺灣最高山,因此改名成「新高山」(ニイタカヤマ)。並在隔日以拓殖務省告示第六號宣布,還強調此事是6月28日經天皇認可的(告示中有「御沙汰」、アラセラレタル都是天皇專用敬語,參考圖2)。根據明治29(1896)年12月的〈モリソン山探驗者月岡技手報告〉中,提到該山的海拔是13,815尺。而在明治38(1905)年出版的《富士山附近地理模型解説書》說富士山是3,785公尺(12,490尺),如以日治尺換算月岡報告中的摩里森山就超過四千公尺了,但也是同年出版「二十萬之一土地地形圖」中,摩里森山高度4,145公尺的依據。總之,玉山的高度測量結果有相當多的討論文章,在此不敘。
   

館藏介紹

典藏日治與戰後之檔案圖錄
書 名:典藏日治與戰後之檔案圖錄
編 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91年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索書號:677.72 4437 2002

簡介:

  本館庋藏歷史檔案可略分日治及戰後時期檔案兩大類,其中,日治時期檔案包含「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及「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被外界譽為本館「鎮館三寶」。而戰後檔案,則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檔案」及「臺灣鹽業檔案」較為完整。上述檔案均屬原件,數量龐大,且完整,乃研究臺灣近現代史、臺灣專賣史、經濟史或財政史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本圖錄刊載眾多珍貴檔案圖片,搭配解說,娓娓道來,除希望讀者對臺灣歷史有更深的認識外,也能藉此瞭解檔案之實際樣貌,諸如「樺山資紀總督接收臺灣」、「新高山命名」、「太魯閣族衣著容貌」、「緝捕廖添丁報告」、「鴉片吸食調查」、「匪徒刑罰令」、「綠島蘭嶼調查附圖」、「林茂生人事紀錄」、「臺灣同化會」、「警察官制服」及總督府及所屬機關單位之關防印鑑等。「戰後檔案」諸如行政長官公署檔案之「接受準備」、「恢復姓名、國籍」、「日產接受處理」、「接收報告」等;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檔案中之「菸酒配銷聯合會」、「查緝私菸酒獎懲」、「樟腦有限公司印信」等。
 
2018年8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
  2018年8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33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及採集入館圖書。書目詳見【相關檔案】本館圖書室8月份編目上架圖書清單。

  圖書室目前藏書九萬餘冊,歡迎各界人士蒞館閱覽。
 

館務訊息

107年度出版品促銷活動
107年度出版品促銷活動
「盤撋鄉土情-方樑生懷舊彩盤百圖特展」開幕記事
「盤撋鄉土情-方樑生懷舊彩盤百圖特展」開幕記事
107年暑期臺灣史研習營
107年暑期臺灣史研習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