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105年臺灣文獻講座第6場 物種的追尋與正名: 臺灣犬的故事
講題:物種的追尋與正名:臺灣犬的故事
主講:鄭麗榕助理教授
時間:10月20日(四)下午2-4時
地點:本館史蹟大樓一樓簡報室

  2015年7月22日世界畜犬聯盟(Fédération Cynologique Internationale, FCI)於義大利米蘭召開全球會員國大會,正式決議通過將臺灣土狗正名為「臺灣犬」(Taiwan Dog),成為代表臺灣的全球新興犬種之一。事實上純種犬的歷史可溯自19世紀英國狗展或俱樂部中所建立的品種認知制度,使所謂純種狗在人為控制、近親繁殖下產生。臺灣犬在歷史上與原住民狩獵生活息息相關,具有三角頭、蝙蝠耳、鐮刀尾、高弓腰等特徵,雖是自然地理阻隔而產生,但其形成與認證有人為操作的空間,讓我們回顧這段被忽略的人狗關係史。

  報名方式:請至本館網站首頁>最新消息>文獻講座下載報名表,填妥後以電子郵件ctcu@mail.th.gov.tw或傳真049-2317782報名。
洽詢電話:(049)2316881轉306,321

  本年度文獻講座本場次主講人、講題及演講時間如下:
第六場
時  間: 10/20(四)下午2-4時
主講 人: 鄭麗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 物種的追尋與正名:臺灣犬的故事
演講地點: 本館史蹟大樓一樓簡報室


105年原住民專題系列講座:福爾摩沙與外來人的接觸及民番界址關係
講題:福爾摩沙與外來人的接觸及民番界址關係
主講:魏德文(南天書局創辦及發行人)
時間:105年10月19日(星期三)下午2時至4時
地點:臺北國史館4樓大禮堂
 

悅讀檔案

隱藏於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公文類纂中的大南澳地區原住民史料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在完成五年理蕃計畫後,為擴大利用「蕃產、蕃地」,尋找適合栽培製作鴉片煙膏原料罌粟及煙草的地方,曾於大正6(1917)年11月5日至16日派遣技師笠島孝作,前往宜蘭廳大南澳原野(今宜蘭縣南澳鄉)及花蓮港廳下新城支廳實地進行煙草及罌粟栽培預定地調查。復命書(報告書)除收錄該原野的地理位置、地形情勢、土質構造、耕作面積、天候氣象、人口分布、經濟狀態、交通狀況、生活樣式、物價及金融、原住民孩童教育及衛生情形外,也深入探討大南澳的理蕃沿革。由於調查內容極為正確寫實,所描述狀況瞬間便能構成影像,其文字敘述內容附錄兩地區理蕃沿革,史料價值頗高。茲舉大南澳區域為例,此復命書的件名除「大南澳」的地理名稱與原住民有些許關聯外,幾乎難以想像內容竟然詳實地記載該地區原住民(泰雅族)生活概況、維持生計模式及交通經濟等相關事宜,宛如進入時光隧道般置身其境。而該區域居住人種、戶數及人數,精確的區分日本人、本島人及原住民等。各社(部落)原住民的戶數及人數之統計及紀錄,除可一目瞭然當時原住民分布狀況外,更可確切掌握該地區原住民的發展。同時文中也概略描述清同治16(1875)年,羅大春的開山撫墾、光緒期間馮安國的鎮壓原住民、統領劉朝率兵探險,以及光緒15(1889)年巡撫劉銘傳的大討伐等,都因大南澳原住民的激烈抵抗,造成官方眾多傷亡,而未能達到目的。

  至於臺灣總督府對此區域的統治,始於明治33(1900)年10月派員稽查此地既往及當時的狀況後,才釐訂採取懷柔手段,以舒緩原住民強烈的抵抗意志。以招喚懇諭,勸誘移往阿里史(宜蘭縣蘇澳鎮內)及天送埤(宜蘭縣三星鄉內)居住,同時配合官方交換事業的設立,召集原住民孩童施以教育、教導原住民壯丁學習國語(日語),傳授原住民婦女機織技術等配套措施,而呈現和諧景況。明治34(1901)年廢止辨務署改設廳,原住民事務也改由廳承接,仍維持以往物品交換的模式。但因與平地人私售密交行為,屢遭警察取締,而於明治36(1903)年9月爆發聚眾火燒阿里史派出所事件,官方乃於11月採限制物品交換及封鎖隘勇線,防止南澳原住民出草。復命書以非常寫實的方式,描述原住民與日本警察抗爭的情節,確切顯現日本管理原住民的本質。隨著明治41(1908)年4月隘勇線的前進,架設由烏冒山至大南澳的鐵絲網,展現種族隔離的威力。在實力不對等情況下,12月16日南澳原住民、明治43(1910)年3月溪頭原住民(居住在宜蘭縣蘭陽溪溪頭的泰雅族)等陸續歸順。

  此外,也詳細地描述荷蘭人於1870年代與原住民交易的情形,細節甚至包含交易的品項與數量,可謂百年以上的重要田野調查資料。由此次意外的發現,可知單由公文類纂的目錄件名是難以理解實際的內容,必須深入探索才能有所斬獲。也就是說於寶山外無法獲取寶藏,唯有深入挖掘始能窺見其中的奧妙。
 

民俗文物小常識

〈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中的「合歡越嶺道」西段
〈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中的「合歡越嶺道」西段
  本次在「翱翔福爾摩沙—鳥瞰臺灣古地圖特展」展出一件吉田初三郎繪製的〈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這張圖也被選用在宣傳展覽的海報、網頁文宣等地方,特別一提,在進入展場的主視線上,我們將這張圖做了高解析度的掃瞄、放大並輸出成巨幅掛軸,這樣安排除了考量展廳的裝飾效果外,也希望將這張圖的細部內容,能更清楚的呈現出來,讓到館參觀者能循著圖中的動線,神遊其中,這也是觀覽此類鳥瞰式地圖最大的樂趣所在。

  日治昭和10(1935)年6月間,為了配合日本政府「始政40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臺灣總督府特邀在日本已是宗師級的吉田初三郎來臺繪製全臺鳥瞰圖(註1), 而〈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正是這一系列中的經典之作。

  這張圖的北方在右,南方在左,西方在上,東方在下。畫幅前景的左邊很細緻的畫出當時花蓮港廳(今花蓮市)的市街景況,畫幅前景右邊則可見到一處規模較小的市鎮—蘇澳及蘇澳港。除了前述這兩個焦點外,要看的便是當時主要的交通建設,也是此圖刻意凸顯的「合歡越嶺道」及「臨海道路」,因為幾乎在吉田初三郎繪圖的同時,昭和10(1935)年2月,才剛修築完成這條西起霧社東至太魯閣峽口的「合歡越嶺道路」(註2)。

  做為中部巡迴展覽,基於地緣我們便從「合歡越嶺道」的西部起點往東看,這樣也比較能符合展覽現場觀看者的在地空間想像;首先,越過近景與中景的山嶺,在畫幅遠景偏左的上方找到「霧社」,這應是此圖繪製合歡越嶺道路西段的一個起點,從這個點循著山路直上到了「追分」,追分即今日的翠峰一帶,這段路中間已略過了近年發展成為熱門旅遊點清境農場(即當時的見晴牧場),再往上是「櫻ケ峰」,即今之櫻櫻峰,繼續蜿蜒而上會來到「合歡」,這裡有日人所設的合歡山駐在所,位置在今之昆陽休息站,在此可遠眺標高3,544公尺的「奇萊主山」及標高3,605公尺的「奇萊主山北峰」,再往上標示了這條路的最高點「合歡山」為3,394公尺,也就是今日在武嶺(標高3,275公尺)向北北東望去之山巔,再往前有「石門」,越過了當時的州廳界續行就是「關ケ原」,如此也就從臺中州跨入花蓮港廳。若能仔細看圖的話,可以發現,吉田初三郎細緻地將合歡山的景色畫得特別寫實,深綠色林木與青綠色草原交融,讓觀者彷彿身歷其境;以上便是「合歡越嶺道」西段,即今日南投縣範圍內在這張地圖中標示的地名,大約是今日走在省道台14甲線上可以經過的景點。

  進入花蓮,事實上也是這張鳥瞰圖最精彩的一段,大太魯閣山區,因為當時無論是日本本土或是臺灣島內各方人士,都視之為旅遊的熱點,又正極力爭取成為「國立公園候補地」(註3), 所以其中的景點更是畫得鉅細靡遺,礙於篇幅,將待另文詳述。

註1:參見〈吉田畫伯の麗筆で 全臺灣を一目に 臺博を彩る豪華版 近く全島の景勝を繪の行脚〉,《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0(1935)年6月15日A(二)版報導。
註2:「合歡越嶺道」於日本大正3(1914)年開始進行修築。
註3: 昭和7(1932)年3月花蓮港廳地方成立「東台灣勝地宣傳協會」,爭取太魯閣作為國立公園預定地,自此無論地方官吏或民間便積極透過報紙、旅遊文宣與各類展覽活動進行宣傳。大約在吉田初三郎來到花蓮繪圖的時間點昭和10(1935)年6月間,正是這一連串爭取活動的高潮,而後在同年9月,太魯閣成為官方核定之「國立公園候補地」,於昭和12(1937)年12月正式完成「次高タロコ國立公園指定」。

典藏品介紹:喜上眉梢筷子籠
典藏品介紹:喜上眉梢筷子籠
品名:喜上眉梢筷子籠
年代:待考
材質:陶土、釉
尺寸(公分):底寬10、底深7、頂寬11.5、頂深9、前高16、後高19.5
說明:
  歷史文獻中,漢朝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紂為象箸而箕子唏」(註1);由此可知筷子的使用,已可追溯到商代;又《中文大辭典》解釋「箸籠」為「盛札箸之籠」,簡言之就是盛放筷子的容器。臺灣早期先民通常將使用的筷子(註2),裝放在筷子籠(又稱「箸籠」)裡,懸掛於壁面,既可裝飾又實用。

  臺灣最早的筷子籠,都是磚製素燒。由於均是手工雕刻製作,所以少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而方形與圓形為常見者,演變上,先有土法土燒的筷子籠,繼之為上黃、綠釉的,至日本時期,增添成五顏六色彩釉,爾後形狀、材質、雕造、裝飾等隨時代而不同,惟大致已失原有樸素之風貌。本件就外觀造型而言,前低後高,上寬下窄,左右稍狹,籠體由五塊大小不等陶土,組合成一個上方呈長方形開口樸實的器具。就紋飾而言,正面浮雕喜鵲、梅花圖紋,代表「喜上眉梢」,兩側浮雕花瓶插放牡丹圖案,寓意「平安富貴」。就實用性而言,背面上方開兩個小孔,藉以綁繩索懸掛牆上,而如意雲紋的底座,除穿兩小洞,使濕筷子的水易滴出外,又兼具立式功能。就民俗文化而言,它代表臺灣早期先民對家中陳設使用器物,賦予之寄望,雖是一件小小的用餐附件品,過去即使在貧窮人家,簡陋廚房一隅也可見,藝匠們卻能運用巧思變化雕藝,結合民俗美學、使裝飾與實用冶於一爐。

  「一支筷子易折,十支筷子難斷」的古訓,言猶在耳,筷子滿餐桌的場景亦常可見,然而古老的筷子籠已難再見,令人慨嘆在物質文明快速進步的同時,如何保存臺灣民俗文物,有待你我共同努力!

註1:「紂為象箸而箕子唏」的釋文:紂王用了一雙象牙筷,太師箕子便恐懼起來。因為箕子認為紂王使用象牙筷,接著就會要求有玉碗、美食、美服,及豪華宮殿;奢侈一旦沒有止境,國家即瀕臨滅亡。
註2:早期筷子的形狀,在明代定形為「足方首圓」的樣子,即下部呈圓柱體、上部呈四方形。

 

臺灣人‧臺灣事

九九重陽與祀神
九九重陽與祀神
  「九月九,風吹(箏)滿天哮」,這是臺灣念謠中眾所熟知的句子,天氣入秋,金風送爽,到處充滿著「天涼好個秋」的舒適感。秋天有三大民俗節日,一次是中元、中秋及重陽。依照傳統的數字觀念,九是陽數之極,兩個最大的陽數重疊,故稱為重陽。
 

新書出版

《臺灣全志.經濟志》總論、經濟成長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總論、經濟成長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張勝彥、洪紹洋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35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交通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交通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莊建華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64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工業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工業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莊天賜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46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林業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林業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張靜宜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33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科技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科技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吳政憲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42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商業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商業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陳家豪、莊濠賓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臺灣全志.經濟志》國際貿易及對外投資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國際貿易及對外投資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鄭梅淑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43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農業水利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農業水利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謝美娥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36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漁業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漁業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張靜宜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310元
《臺灣全志.經濟志》礦業篇
書 名:《臺灣全志.經濟志》礦業篇
發行人:張鴻銘
著 者:張伯宇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8月
定 價:新臺幣400元
 

館藏介紹

書名: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
  本館圖書室典藏許多圖書文獻,將陸續分次進行介紹,以下列舉1本相關圖書扼要介紹其內容,歡迎大眾來館瀏覽。

書名: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
作者:陸傳傑
出版日期:2014
出版者:遠足文化
索書號:677.37 7422 2014

簡介:

  本書透過豐富的的史料蒐集,運用許多古地圖資料,加上大量文獻調查結果,挖掘出臺灣許多老地名背後的故事,也對以訛傳訛的地名舊稱,提出新的觀點論證。本書羅列從北到南許多地名的源始、整理各地名之間的相關連結,並提出許多讀者可能未曾思考過的地名故事。例如,臺灣地圖上曾經出現過英國人名「莫里遜」,Mt. Morrison在哪裡?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在繪製臺灣的地圖與資料中,曾把玉山標示Mt. Morrison,原來是有文獻記載Alexander號船長W. Morrison,首次航行至臺灣,在安平外海遙見玉山而載於航海日誌;亦有說法,英國海軍為紀念第一位來華傳教的Robert Morrison牧師而命名等。此外,有趣的地名故事,諸如:五堵、六堵、七堵、八堵在基隆,而四堵、三堵、二堵去哪裡了?桃竹苗地區為什麼有許多「壢」、「湖」、「屋」、「厝」的地名?您知道「番婆」地名二字,原來有許多悲情的歷史故事?作者並介紹許多客家地名起源、澎湖特有的地名類型、全臺防禦性組織類型的地名、與漢人祖籍有關的地名、因軍隊屯墾而存的地名及以廟宇為核心的組織地名,在在引人入勝。

  臺灣由於豐富的族群文化,透過此書,您將重新認識這些地方的過往今生,也讓我們發現,原來早期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日本人甚至是歐洲人,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痕跡,產生許多獨特且在地的地名文化。認識地名,就從自己的家鄉開始。

105年8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
  105年8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107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之志書、族譜、廟志及採集入館圖書。書目詳見【相關檔案】本館圖書室8月份編目上架圖書清單。圖書室目前藏書八萬餘冊,歡迎各界人士蒞館閱覽。
 

館務訊息

「第九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紀事
「第九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紀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