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第六屆傑出臺灣文獻獎」評審徵件至106年6月30日止
  本館本(106)年度辦理「第六屆傑出臺灣文獻獎」評審,自即日起至106年6月30日止受理申請或推薦(以郵戳為憑),請踴躍推薦人選或自行申請。
預告106年度臺灣原住民專題系列講座
預告106年度臺灣原住民專題系列講座
地點:臺北國史館四樓大禮堂
預告106年度臺灣文獻系列講座
預告106年度臺灣文獻系列講座
地點:本館史蹟大樓一樓簡報室
106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開始徵件評審
106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評審開始徵件
 

悅讀檔案

食米要知米價
  臺諺「食米毋知米價」,意味不知民間生活狀況。任何時代,主食價格及供應會直接影響人民生計。因此,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掌握米穀需求狀況,於明治31(1898)年就臺北縣米穀供應狀況進行調查,並提出完整詳實的報告書。此由山田伸吾所撰寫的調查書,確切記載自光緒元年至日本殖民初期臺灣米穀的價格。其中光緒元(1874)年米穀價格1石(1石=10斗,1斗米約6.9公斤)由3圓23錢漲至甲午戰爭時的6圓61錢,20年間米穀售價倍增。爾後受到世界局勢激變及銀價暴跌的影響,價格年年增漲,至明治31(1898)年甚至高達11圓49錢5厘。

  臺北城的開拓始於乾隆初(1663~)年至咸豐初(1850~)年,幾乎完成全部平原的開墾,一望無際的稻田展現寶島的富庶豐饒。當時臺北的人口約僅24萬餘人,故供過於求的稻米,年年約有20餘萬石可輸往華南地方。其後隨著人口的成長,稻米的輸出量開始逐年遞減,至同治元(1861)年僅剩10萬石。光緒初期,幾已無餘糧的米穀可供輸出而終止。明治31(1898)年臺北縣所轄區域人口為74萬5千957人,年平均稻作生產量為94萬6千986石8斗,年消費米量為82萬552石7斗,雖有12萬6千434石許的剩餘,但必須有半數轉運至新竹地方,以填補該區域之米穀不足。當時桃澗堡(今桃園市)以北的米穀產量約為52萬7千684石許,居住人口53萬7千餘人,年米消費量需要59萬餘石。其不足的6萬3千餘石便必須由三貂、基隆、文山等地供應7千石至2萬石。另外的4萬餘石,若僅由環繞臺北的大加蚋堡(今萬華區北半部、大同區、士林區西南端一小塊地區、中山區中南部、中正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及南港區)供應略顯不足,必須再蠶食興直堡(今新北市的三重區、新莊區東部及五股區東南部)、擺接堡(今新北市的板橋區、中和區、永和區,土城區之大部分,新莊區南端及臺北市萬華區南部)及海山堡(樹林、三峽、鶯歌、大溪)等3堡的米穀才能勉強支應。

  天候的變化,對農作產量的影響甚鉅,「不測風雲」可能導致米穀欠收及配合政策輸出米穀至日本國內等,皆是影響臺灣島內米穀供應的因素。為避免供應陷入缺口衝擊民生,臺灣總督府會事先評估翌年夏米收穫期的產量,亦即必須掌握未來6個月米穀的產量。若認為有不足的傾向時,則會立即發動由國外輸入的機制,進口海外米糧因應。米糧輸入是委由香港及臺北的米商進口安南(越南)米,其價格為1石3圓20錢上下,至大稻埕上岸需1圓15錢的搬運費,也就是說1石米約為4圓40錢左右,為當時臺灣米的3分之1價格。明治31(1898)年為消弭日本國內米價高漲的問題,臺北便輸出5萬餘石米至日本,而島內米穀需求的差額則是改由進口安南米填補。

牽涉朝鮮閔妃暗殺事件的總督府高官-杉村濬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有一位牽涉暗殺朝鮮閔氏王妃事件的外交官杉村濬。其曾在臺灣總督府任職近兩年,歷任參事官兼事務官、課長、部長甚至代理民政局長等諸要職。在世人逐漸淡忘閔妃暗殺事件之後,辦理退休手續,不久之後又回歸日本外務省,擔任通商局長。又經一段時間,改派為日本駐巴西全權公使,為日本移民巴西盡全力和巴西當局交涉,也因此引發腦溢血,客死於公使任上。

  杉村濬是日本東北地方岩手縣人,牡丹社事件發生時即曾來過臺灣,之後轉往外交界發展。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擔任日本駐朝鮮公使館書記官,當時清日兩國在朝鮮半島對峙情況日趨嚴重,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主戰姿態明顯,先後撤換大鳥圭介及井上馨兩位駐朝鮮公使,此時的杉村濬不只職位不受影響,甚至奉命臨時代理日本駐朝鮮公使要職,不難推想他是配合陸奧宗光,要促使清日兩國開戰的外交人員。有關這方面的史料,可從日本外交史料館編輯之「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2冊,以及杉村濬本人在廣島被羈押時撰寫的「明治廿七八年在韓苦心錄」之中尋找。

  甲午戰爭結束之後,朝鮮內部高宗王妃閔氏一派為了抑制日本勢力的發展,擬引進俄國勢力,以排除日本的控制。日方準備擁立高宗生父大院君,在周密計畫下進行還擊。明治28(1895)年10月8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閔妃暗殺事件,出身陸軍的陸軍中將三浦梧樓公使、一等書記官杉村濬、陸軍武官楠瀨幸彥等人都牽涉其中。為應付國內外惡評,外務省命令相關人員回國,從廣島宇品港上陸後,一行人即被廣島地方裁判所命令覊押,最後無一人被定罪。杉村濬則是被關了三個月後,以犯罪證據不足被釋放。

  此時,陸軍省對他伸出了援手。由於臺灣總督府當時仍屬軍政時期,經費、人員仍受陸軍省掌握。陸軍省安排先由在東京的總督府民政局臨時出張所和外務省辦理杉村濬調用手續,再由陸軍省逕自以臨時人事命令書任命為月薪貳佰圓的總督府雇員,再將杉村濬的姓名夾雜在低薪資人員名單之中送到臺灣總督府。不久即由總督府正式任命為民政局事務官兼參事官,處理外事業務以及參事官審查等總督府重大決策的工作。從臺灣總督府檔案中可見杉村並非迎合上意之輩,曾本於參事官職權,反對民政局設置監獄課的政策。而擔任府外事課長,主要是和歐美各國駐臺灣領事接洽處理清朝時期,因不平等條約以及地方官員未積極任事而留下來的外國人住居、擁有土地、樟腦砂糖貿易等艱辛任務。雖然未能全面解決棘手問題,但杉村秉持不卑不亢的態度,以國家利益為前提,不容外國領事逾越條約條文,可見其堅持之處。

  明治30(1897)年4月9日,因為民政局內務部長古莊嘉門,在參加英照皇太后喪禮之後,未知會總督府即逕行接受內務省的任命轉任群馬縣知事。杉村濬乃被任命為新的內務部長,主管所有警察治安、地方行政、監獄業務,足可見在府內受器重之一斑。同年11月1日,新「臺灣總督府官制」發布,民政局之下不再設部,但在民政局之下的八個課中,他仍擔任縣治課兼外事課長要職。此時,世間也漸漸淡忘了閔妃暗殺事件,他才悄悄的在明治31(1898)年9月正式離職,並由總督府辦理請領退休金手續。明治32(1899)年6月1日,杉村濬重回日本外務省擔任通商局長,長達5年有餘,再於明治37(1904)年任辦理公使,隔年外派巴西公使,而死於任上。另一方面,總督府為爭取外交人員能來總督府任職,在明治30(1897)年報准以敕令發布待命外交人員在臺灣總督府任官待遇的規定,只是迄昭和10(1935)年,都未見如杉村濬一般重要外交人員進入總督府任職。
 

民俗文物小常識

典藏品介紹:天公爐
典藏品介紹:天公爐
品名:天公爐
年代:待考
材質:鑄鐵
尺寸(公分):底徑8.5寬19.5高13.5含鏈條高62
說明:
  「天公爐」通常不著地,在公媽廳前樑上方,是以鏈條懸掛而下的小香爐,一般有四條鏈條的,比喻掌管四御(註一)、四極、四季氣候,俗稱「天公爐」,有三條鏈條的(掌管天、地、水三界),則是「三界爐」或「三界公爐」。臺灣民間的天公信仰是不塑神像,以天公爐為代表。

  本件天公爐(現展示於本館文物大樓常設第3展示室公媽廳),係民國87年張洪米花女士捐贈,有四條鏈條,爐中央浮雕雙龍搶珠,寓意祥瑞吉利珍貴,爐口周圍綿延的回字紋,象徵香火不斷,左右兩側透雕為傳說中龍生九子性好煙火的狻猊(註二),其整體造型具臺灣民俗意涵。

  就道教而言,天公爐代表玉皇大帝(天公),主宰天地四方,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家家戶戶拜天公,祈求吉祥平安萬事如意。

  傳統臺灣民俗「天公爐」用來祀奉天公,依照「敬天法祖」的古禮,必須先「敬天」後「法祖」,向外拜天公後再向內拜自家神明祖先。

  客家人的天公爐採露天見光型態,陳設特殊,有的安置在靠近大門內側的左邊(龍邊)牆面中間(或牆柱)的凹槽內,有的在牆頭上放置香爐乙座,紅紙上書寫「玉皇大帝神位」或「天官賜福香位」。

  相傳臺灣第一個天公爐出現在臺南,其與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有關。明末鄭成功來臺,在臺南天壇祭天,向玉皇大帝稟告反清復明的心願,傳說當時用以祭天的天公爐,事後交予臺南的十二庄輪流守護,民間成立「天公會」,欲廣傳反清復明的思想,這可能是臺灣民間信仰天公爐的由來。

註一: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後土皇地祇。
註二:狻猊 〈ㄙㄨㄢ ㄋ一ˊ〉:性好煙火,多鑄於香爐上,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
館藏「震災記」拓本及立碑始末
館藏「震災記」拓本及立碑始末
本碑題名:震災記
別  名:嘉義明治丙午烈震震災紀念碑、丙午烈震紀念碑
立碑年代:明治40(1907)年
石碑位置: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石碑尺寸:高212公分、寬82公分
碑  文:
震災記
粵稽舊史所載,本廳下往時震災之大者,康熙二回、雍正一回、乾隆二回、道光同治年間各一回。惜乎文獻不足,故其被害程度以及救恤方法無由得知其詳。迨改隸後又屢被是殃,就中如明治甲辰十一月六日之震頗稱劇烈。歲三月十七日黎明地復大震,北自雲林、南亘月津,而本廳下實為其震源,爾後震動頻々、民不安堵。翌月望前烈震復繼之,其震度轉以嘉義為北端、東南波及十餘里。是厄也前後數回,壓死者千二百四十七,負傷者二千三百九十九,家屋之倒壞則有一萬千九百九十二戶之多,實為開臺未曾有之巨殃,悲酸悽愴非筆舌所能罄,幸蒙邑宰岡田信興閣下隨即稟申 政府多方救助、善後是圖。事
九重特深
軫念,厚賜恩金下卹,旋差
天使遙臨,加以江湖樂善諸君子大寄同情義捐累萬。嗚呼!
天恩之優渥,真與雨露同深。況又政澤之周到,繼以同袍之仁慈,俾諸難民賴以免轉溝壑者,寧非
聖代之賜歟!爰泐其顛末於石,以垂諸來今。
  明治丙午季冬 羅山莊伯容謹撰并書


碑文相關事件:
  茲將本碑文所載內容,參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之記載,整理相關資料如次:
(一)丙午烈震發生於明治39(1906)年3月17日上午6時40分。
(二)日本天皇皇后御賜恤災金壹萬圓,並派侍從武官伊藤瀨平氏來臺慰問。伊藤瀨平氏於明治39年4月7日到臺,除分配恤災金外,並展開視察行程,5月7日離臺。
(三)天皇恤災金分配數額:嘉義廳9505圓。斗六廳405圓。鹽水港廳90圓。
(四)震災捐款:
  1. 在東京之臺灣協會:募得義金(捐款)三萬五千九百餘圓。
  2. 收入總計五萬三千百二十四圓六十九錢一厘(前項除外),其中
    臺灣日日新報社收受捐款:三萬三千九百九十五圓○七錢四厘
    總督府收受捐款:一萬八千六百三十一圓十八錢七厘
    銀行預金利子:四百九十八圓四十三錢
    支出總計五萬三千百二十四圓六十九錢一厘
    斗六廳:一千四百十圓
    嘉義廳:三萬一千七百二十三圓二十錢
    鹽水港廳:二千七百五十圓
    其他:(略)
(五)莊伯容時任嘉義廳參事。

本碑相關事件:
  關於本碑碑體有關事項,〈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所載如次:
(一)明治39(1906)年11月15日:碑文已經書寫完竣。
(二)明治40(1907)年1月19日:「…前日採取澎湖島。生成鉅白石。興工著手彫刻。不日殆將完結。其創立之位置。聞決定在圓圈之中央。震興館處云。」
(三)明治41(1908)年8月13日:「桃尾所立震災碑。四旁栽種相思花木。布置幽雅。周圍圜小桂竹。邇來...」
(四)明治43(1910)年7月1日:「當地震災牌記。立于參十九年。近因多少損壞。當局特將該碑取下。擬行修理。嗣以舊地。略有未妥。遂擇於停車場附近曠地。與福康安碑毗連。重行建立云。」
(五)明治44(1911)年1月21日:「公園之設備 嘉義廳 次籌設公園山仔頂農圃一部一節。既誌之矣 昨聞本十七日津田廳長與佐佐木庶務中田警務兩課長到地勘查。且謂先擴張區域。劃定 空地。而 將福康安碑、震○碑、震災碑、殉職警察官招魂碑。總移植之。又旌表公田庄吳鳳之功績。建碑於同公園內云。」
  總結前述資料,本碑碑文於明治39(1906)年冬天(約11月),由時任嘉義廳參事之莊伯容先生撰寫,至明治40(1907)年1、2月間,初立於桃仔尾之震興館圓環,桃仔尾,經查本館出版之《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第34及101頁資料,可確認即今嘉義市文化路、中山路、公明路和光華路交匯之中央噴水圓環,本碑明治43(1910)年整修後立於火車站附近曠地,最後於明治44年才移立於嘉義公園。
 

臺灣人‧臺灣事

談《山頂黑狗兄》二三事
談《山頂黑狗兄》二三事
  最近因為一首頗有趣的歌曲《chicken attack》,其中表演者石井健雄在間奏和演唱中融入了約德爾唱法(yodelling,德文為Jodeln),這個字的德文原意是「喲喲叫!」(將狀聲詞做動詞用,類似中文哇哇叫的用法)。這個源自於阿爾卑斯山脈間牧羊人的傳統唱腔,是一種伴隨快速並重複地進行胸聲到頭聲轉換的大跨度音階的歌唱形式,產生一串以真音唱中低音、假音唱高音部並快速切換的唱法,相當即興而華麗,在發源地德奧瑞士等地常常在慶典時演唱。1830年開始在歐洲的歌劇廳表演中被採用,在1927年由美國鄉村音樂先驅Jimmy Rogers將之融入流行音樂而大為廣傳的唱腔。而在報導中有提到,臺灣著名歌曲《山頂黑狗兄》有採用此唱腔,因此就稍加了解一下。
科舉試卷雕板兩種
科舉試卷雕板兩種
  清朝科舉考試的設計,舉人考試在秋季,進士考試在春季,因此新科舉人緊接著而來的,則是參加禮部辦理的進士考試,進士考試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會試,一是殿試,前者旨在錄取名額,後者則是排定三甲名次。會試是在鄉試次年在京師舉行,會、殿試和鄉試相同,都是3年一科,鄉試是逢子、午、卯、酉年秋季舉行,會試則是在鄉試後的隔年春季舉行,換言之,即逢丑、未、辰、戌年為會試之年。新春過後,具備資格的舉子,就要陸續準備登城了。
   

館藏介紹

〈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書名: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作者:陳柔縉
出版日期:民國100年
出版者:麥田出版
索書號:733.409 7512 2011

簡介:

  日本於西元1868年明治維新後,極力吸取西方文化,學習來自歐美的許多新事物及新思潮,進而改變了日本原有的面貌。西元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為了統治臺灣,作為其南進的基地,進而去除清朝統治的文化色彩,逐漸地,將日本所流行的風俗、制度、生活習慣等傳進臺灣,並且將西方文化引進,在臺灣民間的生活文化,隨處可見具有日本味與舶來品之風情,這也是臺灣逐漸進入近代社會的開始。

  本書從描述日治時期與民眾息息相關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的模樣,介紹臺灣人民如何體驗現代化,以及西方文明如何進入並影響臺灣人的生活。作者旁徵博引,除了蒐集豐富的史料文獻外,輔以精采的圖片與影像,讓人感覺去了趟博物館般的引人入勝。例如:1932年,第一家百貨「菊元商行」在臺北開幕,首創大樓式百貨公司概念,同年,在臺南的「林百貨」也開張了,足見當時臺灣西化的風潮與程度。

  本書分為9部,依序為飲食、日常生活用品、社會生活、公共事物、交通工具、體育活動、教育、裝扮、兩性關係,文末並附有西化史名人小傳及各出處之參考文獻,重建了歷史的記憶,或許也拉近了我們與祖父或父親那一世代之間的感情。

新上架圖書
  本(106)年1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119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之志書、族譜、廟志及採集入館圖書。書目詳見【相關檔案】本館圖書室1月份編目上架圖書清單。圖書室目前藏書九萬餘冊,歡迎各界人士蒞館閱覽。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