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淡新檔案裡的驚奇」特展開幕
 展覽期間:100年1月21日(星期五)至4月10日(星期日)
 展覽地點:本館史蹟大樓2樓特展室
 開幕時間:100年1月21日上午10時
 開幕地點:本館史蹟大樓一樓
翰墨大觀-臺灣早期書畫特展
展覽時間:民國100年1月22日至3月27日
展覽地點:本館文物大樓
     三樓蓬萊鄉情特展室、一樓福爾摩沙特展室
開幕時間:民國100年2月9日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文物大樓二樓大廳
 

悅讀檔案

甲午戰爭前後動盪的朝鮮王朝
  1870年代,朝鮮王朝受日本明治維新影響,金玉均、洪英植、朴永孝、徐光範等貴族青年組織開化黨,主張聯合日本擺脫清朝控制,走自主獨立的近代化道路。同一時期,閔妃(明成皇后)慫恿高宗(註1)放棄鎖國,採取開化政策,引入日本勢力,並扶植親信出任要職,其間與大院君互鬥不斷,事件頻傳。之後閔妃逐漸與親日的改革開化派勢力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軍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

  1884年12月4日開化黨在日本援助下發動甲申政變(註2),占領王宮並取得政權,但3天後清朝即派袁世凱率清軍平亂,閔妃重掌政權。結果洪英植被殺,金玉均等逃亡日本。

  1894年日本為爭奪對朝鮮的控制權,於朝鮮策動東學黨事變,造成朝鮮政局混亂,中日兩國出兵平亂,但日本駐軍趁機四處燒殺擄掠,擴大事端,亂平後,日本佔領漢城,拒絕中國撤兵之要求,並迫朝鮮脫離中國保護。其後,日軍更擊沉中國運兵船高陞號,突襲駐朝鮮牙山的清軍,同年8月1日清朝遂向日本正式宣戰(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將臺灣割讓予日本,朝鮮也宣佈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係。

  甲午戰爭之後,遭親日開化派奪權而失勢的閔妃轉而與俄合作對抗日本,日人視其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

  1895年7月,開化派似乎在密謀某種行動,但事跡敗露,遭到圍剿,日軍與開化派關係密切,立刻拍發電報通知在臺陸軍參謀。電報譯文如下﹕

  「本日據京城楠野瀨中佐來報,七日夜王宮之陰謀敗露,朴永孝因圖謀不軌遭通緝,徐光範隱身匿跡,朴氏已由當地逃往日本,其他同派者多遭免職。」
致陸軍參謀

樺山總督
七月七日下午三點五十三分發 同月八日下午四點三分著
(發電日時似有疑誤)

  1895年10月8日,在日本公使三浦梧樓指揮下,50多名日本劍客和浪人配合日本軍隊入侵朝鮮皇宮,殺害了閔妃和多名宮女。是為「乙未事件」。


註1﹕朝鮮高宗(1852~1919)為李氏朝鮮的第26代君主,姓李,名熙,本名載晃,為興宣大院君嫡二子,個性軟弱毫無主見,前半生任由大院君及閔妃擺佈。
註2﹕12月4日開化派趁京城典洞郵政局舉辦開業典禮晚宴,朝鮮大臣紛紛出席之際,令人在王宮內放火,並砍傷閔妃外戚,引起大亂,金玉均、朴永孝、徐光範等趁機進入王宮,稱清軍作亂,要求日軍支援王宮。日軍藉此機會佔領朝鮮王宮,開化黨人開始殺害守舊勢力。
《內地式改姓名の仕方》
隨著中日戰爭如火如荼地展開,日本對於各殖民地如臺灣、朝鮮的人力及物力需求也更加殷切。為了強化臺灣屬民的向心力,臺灣總督府延續昭和11年(1936)的「民風作興運動」,自昭和12年(1937)起實施一系列的「皇民化運動」,其主要內容又可分為宗教與社會風俗的改革、國語運動、改姓名運動、志願兵運動等項目。
 

民俗文物小常識

芋冰擔
芋冰擔
  臺灣昔日的芋冰擔,可供小販以扁擔挑起芋冰桶。芋冰桶是有塗水銀的玻璃內膽,外殼是銅質或鐵質製成,瓶口以軟木塞塞住,可以隔絕瓶內外空氣,使瓶內保持低溫。芋冰桶外面以竹篾為材料編製圓筒形狀的保護外層,竹編的外層上面編製兩個提把,以便讓小販用扁擔挑起芋冰桶。
芋冰杓
芋冰杓
  金屬製的芋冰杓為兩個半圓球形,一個半圓球杓連接手柄部,另一個半圓球杓連接轉軸,可隨著芋冰杓的機械動作轉動。當以芋冰杓舀起冰淇淋時,先把半圓球形杓插入冰淇淋堆裡面,然後用手握緊柄部,牽動轉軸轉動另一個半圓球形杓,舀起一球冰淇淋,再把手握放鬆開,半圓球形杓轉回原位,冰淇淋球即從芋冰杓掉出來,落入冰碗等容器裡面。
 

臺灣人‧臺灣事

民主公王信仰之謎
民主公王信仰之謎

  清代的臺灣,隨著閩粵移民腳步,也帶進了許多鄉土信仰,如漳州人的開漳聖王、泉州人的保生大帝、客家人的三山國王以及汀州人的定光古佛……等等,都是眾所皆知的民間崇祀。其他還有一些神祇,侷限於地區性或宗族性,較少人去注意,有關神明來歷,往往不甚了了。

  臺灣漳州移民地區民間信仰,有「民主公」(亦稱民主公王)一神,其由來撲朔迷離,眾說紛紜。從「民主」字面上看,很像是臺灣民主化過程而崇祀的神祇。兩岸尚未往來的年代,臺北三芝有民主公王廟,曾有文史工作者根據當地在乙未割臺之役有抗日史實,大膽推測可能是「民主國」官兵殉難而建廟奉祀,現在已經不復有這種說法。

  最早知道「民主公」信仰,是在劉枝萬先生的《南投縣民族志宗教篇稿》,該書竹山沙東宮條下載稱,該宮有民主公神像一尊。沙東宮在竹山鎮延平里,舊名東埔臘,係以南靖劉姓移民為主的聚落。宮祀主神國姓爺,民主公是從祀神之一。常過沙東宮,從未見過民主公神像,以為可能早已佚失。有次參訪,忽然想到此事,於是隨口一問,廟方執事人員遂從神像群中捧出一尊,告知:「這就是民主公!」仔細端詳,神像英姿挺拔,意外發現竟是個缺了左臂的斷臂將軍,神像完整,以雕刻手法隱去左臂,非雕刻後的斷裂,這是首次接觸民主公。

  此後,想了解民主公來歷的念頭,一直念茲在茲。幾年後採集訪彰化古匾,意外在社頭湳仔劉姓祖厝發現有「敕封光祿大夫民主公王神位」牌位,從外觀看,顯然是清代之物。劉姓祖厝從祀民主公,一山之隔的劉姓聚落(東埔臘)也拜民主公,民主公與南靖劉姓關係密切可想而知,再證以斷臂將軍造型,初步推測,可能是開漳聖王陳元光麾下某個劉姓部屬,一如輔順將軍、輔信將軍之類。於是努力檢索漳州人物資料,可惜一無所獲。

  最近讀陳支平教授的〈從碑刻、民間文書等資料看福建臺灣的鄉族關係〉,頗論及臺灣移民與祖籍神靈崇拜活動,其中漳州梅林(屬南靖)卦山王氏家族與簡氏家族所祭拜的集福寺、永興宫,以及祀神包括保生大帝、蛇岳王公、二王公、李宰相、「民主公王」等,文中特別提到「民主公王的來歷頗為古怪」,說是:「上寨民主公王在於宋朝立載老松樹批:『此大樹王之神,在於浙江省杭州府錢塘縣,宋朝之時吳探花附上寨公王樹為主,曰吳樹王。』」關於民主公來歷雖有點眉目,說是民主公原為錢塘大樹之神,宋朝時代南靖上寨的公王樹附身於吳探花,而有「吳樹王」之稱。但原批又說:「此事係皇清宣統元年己酉五月初三日恩劣之孫名曰璋,……請王公到仰峰齋降乩云:璋逐年六月迎□欲辦果盒酒飯、香燭、壽金到在公王大樹下叩拜契,吳樹王尊神作契祖保佑璋長命富貴、子孫昌盛。」據此得知民主公為吳樹王之說,為宣統元年降乩所言,並不可靠(指附身吳探花事)。不過,民主公來歷失詳,民間以為樹神之說,恐怕由來已久。

  同光間寄籍淡水的吳子光,所著《一肚皮集》,有〈淫祀餘論篇〉一文,提到「民主」一詞所本:「靖邑有稱民主公王者,案《左傳》隨季梁曰:夫神,民之主也。」語似本此,然亦偶合暗合耳。」靖邑,即南靖縣。吳子光引《左傳》語,爲「民主」兩字,做了最佳詮釋,只是吳氏認為是偶然巧合,不足為訓。至於「公王」一詞,吳氏則別有見解:「吾鄉有爭風奪雨公王者,案飌師、雨師,其祀以槱燎,原本《周禮宗伯篇》,爭之奪之,胡為者?且不稱王公而稱公王者,亦平準書所言武斷鄉曲者也。」吳子光所記,反映了兩項事實,一是民主公王事蹟無考,一是民主公王仍為儒者眼中的「淫祀」。

  所謂「淫祀」,根據詞書,其實包含了「越份之祭」與「未列入祀典之祭」兩種。《禮記.祭法》載:「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除此之外,大抵都算是越份之祭。如果「非其所祭而祭之」,便屬「淫祀」了。當然「淫祀」的認定,仍有解套方法,最簡易之法,便是得到朝廷的「賜額」(頒給匾額)、「封號」。社頭劉姓祖廟的民主公王牌位,冠以「敕封」二字,可能是與此有關,史籍浩瀚,何朝何時敕封?年凐代遠,很難查證了。

  目前為止,儘管民主公來歷仍無從考稽,但鑑於與劉姓有所淵源,以及作斷臂將軍造型,當有所本,以此推測,不外乎「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兩種人物;可能是劉姓人物,或者有恩於劉姓者,真相如何,仍待假以時日。
 

新書出版

《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以屏東縣內埔鄉、萬巒鄉為例》
出版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行人:黃玉振、林金田
計畫主持人:林淑鈴
出版日期:99年12月出版
定價:新臺幣500元
   

館務訊息

臺灣文獻步道落成
臺灣文獻步道落成
中國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蒞館參訪
中國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蒞館參訪
大眾史學研討會迴響熱烈
大眾史學研討會迴響熱烈
「Ina傳唱的音符—Pinaseki部落變遷中的女性」研究案
「Ina傳唱的音符—Pinaseki部落變遷中的女性」研究案
「淡新檔案裡的驚奇」特展-志工培訓研習
「淡新檔案裡的驚奇」特展-志工培訓研習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行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歐素瑛 總編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邱滿英 編輯小組:石瑞彬 蕭碧珍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蔣美貞 王嵐渝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趙麗卿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