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卷名 |
篇名 |
作者 |
出版年月 |
PDF |
701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卸任西班牙臺灣長官阿隆索o賈西亞o羅美羅(1633-1635)留審司法審判的相關內容(一) |
李毓中、黃翠玲譯 |
民國095年09月 |
 |
702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從制度層面對清代臺灣總兵官的再析論 |
陳韻竹 |
民國095年09月 |
 |
703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試論巴宰族祭祖歌謠a-yan的小宇宙 |
溫秋菊 |
民國095年09月 |
 |
704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布袋戲的臺灣化歷程 |
陳龍廷 |
民國095年09月 |
 |
705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戰後臺灣方志的纂修,1945~2005 |
黃秀政 |
民國095年09月 |
 |
706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日治時期臺灣的神社狛犬建置變革之探討(下) |
李榮聰 |
民國095年09月 |
 |
707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卸新任館長交接佈達暨劉館長峰松榮退聯誼茶會活動紀實 |
林明洲 |
民國095年09月 |
 |
708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3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九十五年七月) |
林明洲 彙編 |
民國095年09月 |
 |
709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14期 |
|
|
民國094年09月 |
 |
710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卑南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後山統治 |
康培德 |
民國095年06月 |
 |
711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平埔社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 |
張素玢 |
民國095年06月 |
 |
712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日治時期「七腳川社之役」 研究 |
潘繼道 |
民國095年06月 |
 |
713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邊陲地區政商網絡-東臺灣產業界與官方築港政策之間的互動關係(1920~1940) |
蕭明禮 |
民國095年06月 |
 |
714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光復初期臺灣造船業(1945~1955)-以台船公司為例的討論 |
許毓良 |
民國095年06月 |
 |
715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震殤與治療一試析向陽新詩之九二一地震書寫及其治療義醞 |
陳忠信 |
民國095年06月 |
 |
716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日治時期臺灣的神社狛犬建置變革之探討(上) |
李榮聰 |
民國095年06月 |
 |
717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九十四年度新書發表會紀實 |
黃宏森 |
民國095年06月 |
 |
718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2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九十五年四月) |
林明洲 彙編 |
民國095年06月 |
 |
719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13期 |
|
|
民國094年06月 |
 |
720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林獻堂與三次戰爭的衝擊-乙未之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戰爭 |
黃富三 |
民國095年03月 |
 |
721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從地方制度與地方財政看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發展 |
傅奕銘 |
民國095年03月 |
 |
722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說我霧峰林家 |
主講:林博正、記錄:林蘭芳 |
民國095年03月 |
 |
723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霧峰林家與教育文化 |
林芳媖 |
民國095年03月 |
 |
724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忘年之交-獻堂仙與雲萍師 |
許雪姬 |
民國095年03月 |
 |
725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回憶與祖父獻堂公相處的那段日子 |
林博正 |
民國095年03月 |
 |
726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張達修與林獻堂的翰墨因緣 |
林文龍 |
民國095年03月 |
 |
727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從崑峷到鯤鯓-說一種臺灣近海沙汕地形稱法的由來 |
陳國棟 |
民國095年03月 |
 |
728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飆風戰海女英梟:論蔡牽媽 |
李若文 |
民國095年03月 |
 |
729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風水的習俗與清代臺灣區域開發的互動 |
洪健榮 |
民國095年03月 |
 |
730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1895年清廷割台與臺灣命運的轉折 |
黃秀政 |
民國095年03月 |
 |
731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吳炎-日本對台頒授藍綬褒章第一人 |
楊惠仙 |
民國095年03月 |
 |
732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談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料的發掘與研究的深化 |
吳文星 |
民國095年03月 |
 |
733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戰犯悲歌-滯日台籍戰犯訪查實錄 |
李展平 |
民國095年03月 |
 |
734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九十五年一月) |
林明洲 彙編 |
民國095年03月 |
 |
735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臺灣文獻第56卷第1~4期暨文獻別冊第12~15冊目錄 |
編輯組 |
民國095年03月 |
 |
736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12期 |
|
|
民國094年03月 |
 |
737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明鄭東都承天府尹顧礽生平事略考-兼論沈光文〈別顧南金〉詩 |
唐立宗 |
民國094年12月 |
 |
738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業戶許廷瑄與林圮埔大坪頂地區的拓墾發展 |
黃素真 |
民國094年12月 |
 |
739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雙重邊緣下的族群角色-以清末至日治初期宜蘭叭哩沙邊區的熟番為例 |
詹素娟 |
民國094年12月 |
 |
740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越界的吳鳳-吳鳳傳說在日據末期到戰後初期的承接過程 |
邱雅芳 |
民國094年12月 |
 |
741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地誌書寫與文學想像的融合-許丙丁的俗文學作品 |
周靜佳 |
民國094年12月 |
 |
742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大村鄉賴姓宗族組織之調查研究 |
黃敦敬 |
民國094年12月 |
 |
743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臺中神社石燈籠殘蹟及其相關人物 |
劉澤民 |
民國094年12月 |
 |
744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Abas遷移之半生記-噶瑪蘭族的家屋及家族 |
清水 純 原著、鄭家瑜 譯 |
民國094年12月 |
 |
745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參訪考察日本文書館暨博物館 |
鄒擅銘、陳文添、陳迪華、蕭碧珍 |
民國094年12月 |
 |
746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4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九十四年八月~九十四年十月) |
林明洲 彙編 |
民國094年12月 |
 |
747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11期 |
|
|
民國093年12月 |
 |
748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3期 |
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族群教育-以太魯閣族為中心的探討 |
潘繼道 |
民國094年09月 |
 |
749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3期 |
1916年「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編纂之研究 |
謝仕淵 |
民國094年09月 |
 |
750 |
臺灣文獻季刊56卷3期 |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料〈畢業紀念冊〉特展圖錄」總論 |
姚浙生 |
民國094年0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