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靈動氣韻-洪平順傳統宗教彩繪特展
  本館將於106年2月23日至5月21期間,推出「靈動氣韻-洪平順傳統宗教彩繪特展」,本特展邀請洪平順先生提供傳統宗教彩繪作品70餘件展出。
 

悅讀檔案

檔案講古—廖添丁
  在臺灣民間,廖添丁是劫富濟貧、對抗臺灣總督府的「義賊」,可是,在臺灣總督府警務當局眼裡,他可是一名竊盜及殺人的「兇賊」。

  話說明治42(1909)年8月19日,廖添丁打算闖入大稻埕林本源家搶奪金錢,但自忖手中無槍枝,很難成事,遂於當日下午到陳榮住處,邀其共同參與竊取大稻埕屠宰場警察官宿舍內槍枝、彈藥的行動。陳榮答應參與。20日凌晨2時左右,兩人一起來到大稻埕屠宰場警官宿舍,廖添丁潛入屋內,陸續取出村田式槍枝一把及佩劍一把,交給屋外等候的陳榮。廖添丁遍尋不著彈藥所在,於是,點燃隨身攜帶的火柴,卻驚醒睡眠中的警官。廖添丁急忙跑出屋外,陳榮拿著槍枝躲在竹籬笆下。警官察覺有人潛入後,立即起身,穿著木屐,出外而去。趁此空檔,廖添丁拿起先前取得的佩劍,和陳榮一起到了日新街,決定潛入日新街北市巡查宿舍,竊取彈藥。廖添丁潛入該處宿舍偷取村田式槍枝一把和彈藥三十發得手後,與陳榮一起來到大稻埕蕃仔溝庄南邊淡水河東岸,將偷來的東西埋入花圃當中。

  案發後當天早晨7時,臺北廳警務課長接獲第二監視區監督—保町警部的案發通報後,召集第一、第二、第三監視區的監督,下達命令,要求召集境內保正,嚴密視察投宿或來往行人的舉動,若有不明人士,須即呈報,若有怠慢或延遲呈報者,將予嚴懲。10時,警務課長特別召集巡查、巡查補,下令全力逮捕犯人。於是,警方動用了警部4名、警部補3名、巡查和巡查補32名,擔任搜索警戒員,在淡水河左岸至大龍峒地區的重要地點,配置複哨,並在林家三個地方、警察本署槍械倉庫、大橋頭渡船埔下游船內配置警力。另一方面,當日晚上8時左右,陳榮在埋藏槍枝的地方遇到先乘船到場的廖添丁和揚烏蕃,正當廖、陳兩人在船內時,一群警察前來搜查,兩人急忙駕船逃走,警方急追,兩人於河中棄船涉水至淡水河西岸,至王蚶目住處,吃完飯後,藏匿在屋後洋麻園內。然而,警方追到,包圍王蚶目住處,兩人悄然離開藏匿處,潛入關渡前的師仔頭山中。嗣後,兩人至關渡林赤牛住處,接受供食,藏匿該處,並借用林赤牛的爐具及其他器具,切斷槍身,改造槍枝。

  至23日,聽聞警方將前來關渡搜索師仔頭地區,兩人遂分別離開,陳榮到臺北,爾後,未再和廖添丁碰面。而警方也確於當日到此處搜查,並無所獲。

  24日,警方於關渡對岸林中搜到槍身及切斷的槍托;日新街派出所搜到了廖添丁預謀侵入林本源家的梯子;下午3時,警方於關渡庄逮捕了犯人王兩記(即王蚶目)。

  25日,臺北廳警務課長前往和尚洲(今稱蘆洲)、成仔藔,先於和尚洲召集和尚洲、社仔、後竹圍、水湳、更藔各派出所轄下保正、壯丁團長、副團長,然後,於成仔藔庄召集蛇仔形、關渡、五股坑、成仔藔各派出所轄下保正、壯丁團長、副團長,督導保甲搜查廖案,並嚴令要求極力搜查逮捕犯人,倘若讓他人發現犯人潛藏某處,該某處保甲將受嚴厲的連坐處分。
26日凌晨零時,回臺北後擔任警方密探的陳榮來到警方處,回報謂案情未有所獲。不過,警方從陳的報告和舉動當中,認定陳是廖案的共犯,遂對其進行調查,取得了供詞。另外,當日警方於淡水河及基隆河進行船舶臨檢、搜索,但無所獲。而警方也於當日先後將王蚶目和林赤牛之妻解送到案,並已掌握到林赤牛的下落,有把握在不久後將之逮捕。犯案在逃、行蹤不明的,就只廖添丁一人。

  9月5日上午8時左右,特務巡查本間作一接獲情報稱廖添丁出現在基隆牛稠港庄舊火車站附近。本間遂與另一特務巡查宮田光藏共商,令曾經在臺北監獄和廖相識的黃阿赤(住基隆街和興頭),引誘廖至和興頭謝阿妹家吃午飯、飲酒。廖喝了少量的酒,吃完飯後,上床先將纏繞在雙臂的帶刃武器解下,脫掉上衣之際,時值中午12時20分左右,宮田、本間兩位巡查夥同六位密探,分別從前、後門闖入,廖察覺後,提起放在身旁的槍枝,從前門逃脫,沿著鐵路,朝石硬港方向疾奔,宮田巡查等人立刻隨後追趕,密探陳良九追在最前頭,廖對陳開槍射擊第一發未中,第二發射中陳的右季肋骨下方,子彈穿破脾臟而貫穿至右臀部,陳當場死亡。廖趁隙竄入鐵路右方獅球嶺雜樹叢中。基隆廳長獲報後,立即對各支廳下令部署,同時令警務課長立即召集警部以下人員及壯丁,警戒、搜查該地附近。同日下午2時50分左右,該地牛乳搾取所雇工發現廖添丁逃至鐵路東南側山中,大聲告知警戒人員,碰巧,其附近的憲兵下士見狀,正欲隨同後方急奔而來的宮田特務巡查一同追趕時,廖的身影已隱沒在茂密的竹林當中,不知去向。當局遂令警方和壯丁包圍此山,並令各支廳扼守所有道路,進行搜山,但未有所獲。入夜後,嚴加包圍。

  6日清晨5時30分,再度進行大規模搜索,最後,還是未發現廖的身影,不過,卻查出廖曾到過石硬港庄劉陽春的家中要水喝。劉的住家位於鐵路東南側山中,是一獨棟住家,當時,戶主劉陽春臥病在床,其長子劉月永外出不在,劉月永之妻劉顏輕(16歲)在家,於5日下午4時左右,見有一臺灣人持槍前來要水喝,並強索衣褲,劉妻畏懼,將夫之黑色棉布衣褲給與廖,廖穿上後,往山上四腳亭方向離去。當局料定此人係廖添丁無誤,遂於預定的警戒地點配置警察和壯丁,並令特務、密探嚴密搜查。由於廖已逃入基隆山區,臺北廳長遂於8日清晨6時撤除了其境內的非常警戒線。

  11月4日,有人闖入新庄支廳轄內五股坑庄保正李紅及其他七人的住處,搶奪金錢四百餘圓及其他金屬品等。警方對案情進行審訊時,懷疑是廖添丁所為,但也懷疑是日本內地人所為,無法下定論。

  11月9日,各辦案人員齊聚在警務課長室內,商談廖案的搜查事宜,言談之間,得知9月底左右,有人於大稻埕購買林投帽、手提皮包及其他與其身分不相稱的東西。經警方調查該人住處、姓名後,確定是住在滬尾支廳轄內八里坌堡小八里坌庄的楊興。楊興,年齡二十五、六歲,短辮髮,受委託購買那些物品。經警方綜合委託人的年齡、相貌等後,認定確係廖添丁無誤,遂進行更加嚴密的搜查。然而,廖添丁的下落依然杳然而無從得知。於是,警方便先帶楊興進行審訊,楊興全然否認其事,警方遂帶楊興之父楊老古進行審訊,楊父供出藏匿廖兩三天。於是,警方再對楊興進行審訊,楊興依然否認,未說出任何供詞。其後,警方派密探進入留置場〔按:拘留所〕和楊興同房,佯稱是廖添丁的舊識,並向楊興探查事實情況。楊興信以為真,遂將廖穴居在觀音山中,以迄五股坑庄強盜案的情形,逐一講述給這位密探聽。警方得知後,11月15日夜晚,再對楊興進行詳細的查問,楊興只好無所隱瞞地供認藏匿廖之事,以及五股坑庄的犯案和其共犯。

  16日,警方先派二名特務巡查至滬尾支廳,令其暗中調查廖添丁的下落。結果,該支廳探查得知廖於該日清晨6時左右以前,曾待在楊興住處後方的山中。於是,警方計畫於該日夜晚,利用共犯壯丁團長劉份、楊林及廖的情婦謝貞等人,逮捕廖。臺北廳派警部一名,帶同全體特務巡查、巡查補前往滬尾支廳,與該支廳廳員會合,於海墘厝派出所置幹部,更指派秘密搜索員於楊興住處附近探查廖添丁在否,並努力引誘廖出來。可是,廖完全失去蹤影,甚至連過去經常往來的楊興住處,也不再前往,究竟潛伏在山中何處,警方毫無所悉,一籌莫展。

  18日,警方擔心廖可能會察覺到警方的行動,遂決定全體暫時撤離。撤離之際,對保正、壯丁團長及楊林等人下令,要求極力逮捕廖。警方佯裝成認為廖添丁已經逃走的模樣,於當天下午全部撤離。該日,楊林稱在搜索廖時,於山中發現廖攜帶的槍枝一把和巡查的劍一把,並將之交出。該日夜晚,楊林於自家後方穀倉看守稻穀,至半夜,廖添丁自山中出來,感謝楊林過去對他種種的關照,告知明晚將前往臺中,並詢問放在該處附近的槍和劍狀況如何。楊林說有許多警察前來發現槍和劍後,說廖已逃離此山,然後將槍和劍帶回去了。廖聽後,似乎感到非常放心,閒聊了許多,最後,徹夜待在穀倉。廖說,天亮後,不能出去山外,想入夜後再出發,今天想在山中睡覺。於是,廖夥同楊林到距離穀倉約三丁〔按:一丁約109公尺〕的山腰處,於樹蔭下鋪上帶來的棕櫚席後休息。楊林用帶來的鋤頭,從附近的菜園中挖出落花生烤來吃,要給廖添丁時,廖因數日未曾安眠,非常疲憊,早已熟睡了。楊林見機不可失,急忙下山跑去告訴保正、團長。保正急向海墘厝派出所通報,該派出所巡查、巡查補立刻前往逮捕,楊林自為前導,抵達廖睡覺所在的觀音山尖山尾時,時間是19日上午10時。楊林較巡查、巡查補先行七、八間〔按:一間約1.818公尺〕,到達廖睡覺處後,廖剛好醒來,起上半身,望見山麓有巡查、巡查補靠近而來,遂對楊林說:「是你向警察密報我的下落!」然後,拿起槍,裝填子彈,瞄準楊林射擊,子彈未擊發,楊林毫不遲疑地拿起放在旁邊的鋤頭,使勁在廖的上額頭連擊兩、三下。廖的頭蓋骨因而被打得扭曲變形而昏倒。楊林背後的巡查、巡查補也立即奔跑趕到,當時廖已昏倒,即將斷氣,轉瞬間,廖添丁就這樣死去了。

  以上情節,非屬虛構,看倌如有興趣,請參閱「竊盜及殺人犯廖添丁ノ所在搜查始末等報告ノ件(臺北廳外一廳)」,《臺灣總督府檔案》明治42(1902)年十五年保存第一卷,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5158043。

 

民俗文物小常識

賴和過新年
賴和過新年
  賴和(1894-1943),彰化人,其一生與臺灣的日治時期幾乎疊合,他是醫生,救治身體病苦,也是文學作家,滋養心靈。賴和在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努力,被尊以「臺灣新文學之父」美譽。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當時的臺灣社會政治運動誕生在同樣的社會背景脈絡之下,臺灣新文學運動強調白話寫作與寫實主義,這也呈現於賴和的作品之中。

  新年將至,且讓我們回顧賴和的作品,穿越時空,與賴和一同過新年。

  我們過新年,過的是農曆年,有著多天的連假,還有濃濃的年俗氣氛。但是賴和的新年不一樣,他過的是西曆元旦的新年,因為日本政府在明治維新現代化之後,採用西曆,治臺之後也將新曆帶到殖民地來,官方除廢舊曆、奉行正朔,以西曆取代中曆。

  賴和對於廢舊曆改新曆的嫌惡與無奈,直書於昭和2(1927)年散文作品〈忘不了的過年〉(註1)裡,稱新曆新年為「番仔過年」,是「可恨可詛咒的世界人類,尤其是隆鼻碧瞳的紅毛番」所採用之「日月不調和、四季不相望的新曆法」,又感嘆「這是所謂大勢,說是沒有法子的事,除廢掉舊曆,奉行正朔,和他們做新過年。唉,這是多麼傷心的事啊!」,他身處在新制與舊慣的衝突掙扎中,用詞激動,不過,若仔細思考,其所謂「日月不調和、四季不相望」似乎言過其實,舊曆是太陰曆,新曆是陽曆,各有所本,而農家所依據之廿四節氣亦是本於陽曆。

  在〈忘不了的過年〉一文前半,他從科學、曆法等各角度,反思人們依賴年歲的時間觀念,每到過年熱鬧熙擾忙亂;文章後半又從幼時過年長輩給的「掛頷錢」,感嘆「春」錢(臺語:餘錢)之不易;文末,他自嘲一生被過年(歲星)和金錢(財神)所捉弄。

   不知是否為年關焦慮,賴和在昭和6(1931)年元旦的〈隨筆〉(註2),又呈現了他每到新年多感慨的一面,除了發牢騷怨曆法擾人,倒也肯定了它作為里程碑的意義「又是一年了。向來我總嫌惡古人多事,創設曆法,使世人多一層麻煩,一樣是一日的日,怎樣制限過去了的幾日為年,教人有歲月易逝的感慨,年華垂暮的悲哀。但是近年漸漸認得他的必要性的存在了。對著這無窮的生存旅路,量取相當間隔建立路標,創設譯站,來給趕路的人,做行程的計算,供疲勞的休息,這是自然所要求的必須建設」,在接下來的文章,他也面對過去,語帶戲謔地自我清算一番。

  賴和小說〈不如意的過年〉(註3),也藉小說以新曆與舊慣呈現同化政策下的矛盾,以及諷刺統治者恃強欺弱的態樣。日治時期的臺灣統治政策,可分為三個時期:綏撫時期(1895—1918)、同化政策時期(1919—1937)、皇民化政策時期(1937—1945)。同化政策時期(1919—1937)的背景是因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民族自決之風起,刺激殖民地官制改革,取消總督由軍人專任之規定,1919年始有首位文官臺灣總督,採「內地延長主義」將臺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長,實行同化政策。這篇小說的背景就是同化政策時期,從日本警察大人收到民眾的年終禮縮水的不如意,乃至暗喻殖民地人民受欺壓的不如意。小說的主角查大人(即巡查大人,警察)在新年之際,發現民眾送來的「御歲暮」(年終禮)大幅縮水,認為民本主義興起是社會運動家這些「不良份子」搧動搗亂所致,他對社會期待的「綱紀肅正」也不以為然,走在街上,發現被「同化」元旦過新年的氣氛淡薄,市上做生意的人仍保持舊慣照常勞動,雖是新年,人們也沒有歡祝的表示,於是重燃對於「御歲暮」短少的憤恨,欲振官威,抓了小孩威嚇問話、掌摑,而後又帶回衙門。故事當中,賴和一句「啼哭是弱者的呼喊,無用者的祈求」,暗喻了殖民地人民的無奈處境。

  賴和寫給王敏川的賀年詩(註4),則充滿了日本味,「祝歲門前松竹翠,相思天末水雲孤。殷勤吩咐春風去,為道新年脈禮都」,詩中「門前松竹翠」,指的是日本年俗的「門松」,過年時家戶在門口插上青松枝,有松竹常青的吉祥意涵。至於「新年脈禮都」則是新年恭喜的日文發音(註5)。另外一首詩作〈癸亥元旦試筆〉(註6)「寒梅得暖香偏早,霜菊迎年蕊更妍。爆竹聲中驚夢醒,朝暾紅滿小窗前」則是新年即景的清新意境。

  文末,祝福大家新春愉快,得意無憂。

附註
註1:出自《賴和全集》,原載於〈臺灣民報〉138號,昭和2(1927)年1月2日。
註2:出自《賴和全集》,原載於〈臺灣新民報〉345號,昭和6(1931)年1月1日。
註3:出自《賴和全集》,作於昭和2(1927)年12月14日,原刊載於〈臺灣民報〉189號,1928年1月1日。
註4:出自《賴和手稿影像集》賴和手稿集漢詩卷上,頁435。原稿上註記「一九一八」,1918年即大正7年。
註5:「脈禮都」以臺語發音,近似於日語的「おめでとう」(恭喜)的發音。
註6:出自《賴和全集》,詩名〈癸亥元旦試筆〉,癸亥年即大正12(1923年)。
「壓歲錢」的傳統意涵
「壓歲錢」的傳統意涵
  古今皆視錢幣為寶物。壓歲錢原為辟邪的厭勝物,古代流行在錢幣上鑄「吉祥如意」、「富貴滿堂」等吉祥詞語,或龜鶴、南極仙翁等吉祥圖案,年節時期隨身攜帶以護身辟邪;近代這類專為厭勝用途的錢幣加工較少,代之以鑄有皇帝年號的各種銅「通寶」錢,形狀為外圓內方(錢洞),其具有天圓地方的宇宙象徵意義,再加上皇帝貴為天子,民間相信鑄有皇帝年號的銅錢可以驅退鬼煞,因此就被當作護身的辟邪物。
 典藏品介紹:卑南族竹飯盒
典藏品介紹:卑南族竹飯盒
名稱:卑南族竹飯盒
年代:待考
材質:竹、麻繩
尺寸(公分):長6.7寬6.5高12.5含繩全高58
說明:
  本件卑南族竹飯盒,分盒底、盒蓋兩層,以竹枝框邊,採人字形密編法編製,具實用性。卑南人在日常用具上,採藤、竹編製各式各樣器具,編織法分為密編和稀編兩類,編製法有方形編、人字編、六角編、柴扉編等,成品造型大都成方形、圓形等。
 

臺灣人‧臺灣事

讀《海音詩》憶捋虎鬚與排棋局
讀《海音詩》憶捋虎鬚與排棋局
  最近得閒,重讀劉家謀《海音詩》,恰好翻到捋虎鬚與排棋局兩首,都屬臺灣民間詐術,雖未遭逢其害,卻親眼見過整個過程,因此想藉由此書,談點當年聞見,印證臺灣的詐騙其來有自。適逢新春將屆,小賭一把是應景習俗,但設局詐賭,自古而然,劉家謀筆下的捋虎鬚與排棋局,至今依然存在,不過前者似乎都稱「拔虎鬚」,更為口語化。
 

新書出版

《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28)教育系列6—日治時期師範教育史料選編》
書 名:《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28)教育系列6—日治時期師範教育史料選編》
發行人:張鴻銘
編 著:許錫慶
籌 劃:鄭文文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12月
定 價:新臺幣320元


簡介:

  從本書中,當可瞭解日本人來臺之初,如何規劃及推展師範教育,早先設立總督府國語學校,在該校開設師範部及語學部,而師範部主要是為了培養未來國語傳習所、師範學校教員,及小學校校長或教員者,但師範部的招收對象,卻為18歲以上30歲以下之內地日本人而非本島臺灣人。迨至明治31(1898)年8月,總督府基於「公學校訓導以任用將來擬設立之師範學校畢業生為方針」,認為有設立專門培養本島人教員之師範學校必要。明治32(1899)年3月31日,日本中央公布「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官制」(敕令第97號),依據此敕令,總督府隨後在臺北、臺中、臺南各開設一所師範學校,成為臺灣師範教育的濫觴。


《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29)宗教系列6《日治時期臺灣舊有寺廟史料選編3 》
書 名:《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29)宗教系列6 《日治時期臺灣舊有寺廟史料選編3 》
發行人:張鴻銘
編 著:溫國良
籌 劃:鄭文文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12月
定 價:新臺幣300元 


簡介:


  本主題選編,係由「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檢選與宗教有關之臺灣舊有寺廟重要檔案史料編纂而成,計24篇。主要探討日本統治臺灣後,對臺灣舊有寺廟之管理,諸如全臺官廟調查、寺廟祭祀募款等。其中,全臺官廟調查,因僅此一次而具代表性,尤其針對官廟「建立之由來、建立以來迄今之沿革及目前之狀況」調查內容詳實,特具參考價值。

《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30)武裝抗日運動系列1《日治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3》
書 名:《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30)武裝抗日運動系列1《日治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3》
發行人:張鴻銘
編 著:王學新
籌 劃:鄭文文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12月
定 價:新臺幣520元
簡介:

  本書中探討日治初期抗日運動如火如荼地興起時,日人對於「土匪」的定義、策略以及形成的原因,並涉及蔴竹頭窩客家地區的抗日,以及後期灣潭的討伐。從檔案中可以發現,至明治32(1899)年抗日熱情已逐漸冷淡,民心趨於順從而不再激烈抗爭。民兵領袖亦於歸順後,率部下入山致力於開墾、製腦等產業,或從事道路修築事業。原本應可相安無事,但由於歸順後的民兵領袖,劃界自立,宛如封國一般,為官民忌恨。一有風吹草動,便成為討伐的目標。林李成渡臺後,盧錦春首先遭難,接著林火旺、鄭文流、徐祿等先後殞落,似乎唯有陳秋菊得以倖免身退。


《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31)律令系列6《臺灣總督府律令史料選編(明治39年)》
書 名:《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31)律令系列6《臺灣總督府律令史料選編(明治39年)》
發行人:張鴻銘
編 著:徐國章
籌 劃:鄭文文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12月
定 價:新臺幣260元



簡介:

  本書收錄的律令當中,按擬案課(簽辦單位)區分,總務局法務課有2項;財務局有3項,其中財務局主計課1項,財務局稅務課2項;殖產局有2項,其中殖產局權度課1項,殖產局鑛務課1項;通信局海事課1項;警察本署有2項。重要者有: 臺灣土地登記規則部分條文修正之件、臺灣輸出稅及出港稅規則部分條文修正之件、臺灣度量衡規則臺灣礦業規則修正之件、明治35年律令第8號臺灣汽船職員懲戒規則部分條文修正之件、臺灣浮浪者管理規則、臺灣種痘規則、臺灣彩票相關之件等。



《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32)專賣制度系列6《日治時期臺灣煙草史料選編》
書 名:《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32)專賣制度系列6《日治時期臺灣煙草史料選編》
發行人:張鴻銘
編 著:顏義芳
籌 劃:鄭文文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12月
定 價: 新臺幣380元

簡介:

  煙草業開發在臺灣可謂邁向基礎產業之初步,亦可視為臺灣產業轉型的先端。本研究涵蓋臺灣「煙草」發展沿革、煙草賣捌人業態調查、煙草原料輸入、紙卷煙草場規劃、煙草栽培及耕作、生產、消費數量調整、配銷運送、專賣取締、賣捌事業及零售狀況等相關產業發展脈絡。除可知悉臺灣由原料及人力資源運用,轉為自給自足發展之濫觴,窺探當時臺灣民生工業生產、供應及運輸配銷狀態。亦可概略瞭解臺灣總督府面對物資需求的態度及落實民生供給的調整模式,以特許統制的管理總攬煙草配給之營運,不僅肩負滿足人民基本嗜好需求,又須兼顧實際供應狀況進行有效調整配銷體制,此對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煙草業發展相信會有所助益。



《聚珍藏秀—文物收藏的故事2》
書 名:《聚珍藏秀—文物收藏的故事2》
口 述:魏德文、劉世光、陳緯一、邱裕元、林于昉、李景暘
訪談整理:簡秀昭、何孟侯、黃宏森、林文龍、張家榮、黃淑惠、陳惠芳、蕭呈章
出 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5年12月
定 價:新臺幣380元
簡 介:
  《聚珍藏秀—文物收藏的故事2》訪問臺灣民俗文物收藏家魏德文、劉世光、陳緯一、邱裕元、林于昉、李景暘等,記錄其投入收藏機緣、鍾情物件、收藏過程、專業知識之充實、文物推廣與交流,及對於政府之期許等等。希望能引領民眾瞭解與體會臺灣文物之美,為文物藏家的熱情與使命感給予鼓勵,匯聚民間能量,深耕文化。

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02-25180207,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中山路6號(火車站旁),04-22260330,http//www.wunanbooks.com.tw

另本館史蹟大樓1樓販賣部,亦可購得本館出版之書籍,地址:南投縣中興新村光明1路256號,電話049-2316881轉168歡迎洽詢。

《臺灣文獻》季刊67卷4期
  《臺灣文獻》季刊67卷4期已發行,本期刊載【地方史志編纂與研究】專輯(上)4篇、【研究論文】1篇、【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歡迎有興趣研究地方史志暨民間信仰的社會大眾、專家、學者、學生參研。
 

館藏介紹

《日據時期的臺灣圖書館事業》
  本館圖書室典藏許多圖書文獻,將陸續分次進行介紹,以下列舉1本相關圖書扼要介紹其內容,歡迎大眾來館瀏覽。

書 名:日據時期的臺灣圖書館事業
作 者:林景淵
出版日期:民國97年8月
出版者:南天出版
索書號:020.97 4463 2008

簡介:

  圖書館為社會教育的重要一環,自1895年後,日本統治臺灣,除了進行基本的國力、民情、土地、人口的各項調查,開始著手進行殖民式的教育政策,配合當時的政治目的與殖民經濟實施教育措施,圖書館事業便隨其殖民政策的聲浪中就此展開。

  日治時代的臺灣圖書館事業最早可追溯於私人團體的努力與呼籲,最具代表性的為明治34(1901)年由有志人士發起的「臺灣協會」所創立的私立「臺灣文庫」,以及之後於明治42(1909)年由石坂莊先生設立於基隆的「石坂文庫」,獲得了許多教育人士的注意,在諸多人士的奔走之下,而最終大正3(1914)年屬於官方的「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才正式成立,而為了配合中央的業務推展,各州廳的圖書館也陸續成立。另外培養中、小學及大專院校或師範學校圖書館,因應總督府的教育政策,亦收集許多圖書資料,展現了臺灣現代化圖書館事業的原始模型。


105年12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
  105年12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118冊。詳見【相關檔案】本館圖書室12月份編目上架圖書清單。
  圖書室目前典藏有關臺灣歷史文化圖書期刊九萬餘冊,歡迎各界人士蒞館閱覽。
 

館務訊息

「薪緣-曾樹枝陶藝傳承師生聯展」開幕紀事
「薪緣-曾樹枝陶藝傳承師生聯展」開幕紀事
《臺灣文獻》季刊收錄為科技部人文學歷史學門核心期刊暨徵稿啟事
《臺灣文獻》季刊收錄為科技部人文學歷史學門核心期刊暨徵稿啟事
106年冬令臺灣史研習營活動紀事
106年冬令臺灣史研習營活動紀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