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卷名 |
篇名 |
作者 |
出版年月 |
PDF |
801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以殖民統治下的「灰色地帶」做為異質化之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臺灣》為例 |
三尾裕子 |
民國093年09月 |
 |
802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殖民地時期日本佛教對於台灣佛教「近代化」的追求與摸索-以曹洞宗宗立學校為例 |
松金公正 |
民國093年09月 |
 |
803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從佛光山觀看臺灣佛教與日本的關係 |
五十嵐真子 |
民國093年09月 |
 |
804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臺灣東部的漁撈技術的傳承與「日本」-於近海鏢旗魚盛衰之間 |
西村一之 |
民國093年09月 |
 |
805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如何描繪臺灣的歷史 |
上水流久彥 |
民國093年09月 |
 |
806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張嗣昌《巡臺錄》的史料價值 |
許毓良 |
民國093年09月 |
 |
807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清代大甲地區的商業貿易活動 |
楊護源 |
民國093年09月 |
 |
808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美濃鎮之雙姓及三姓祠堂 |
許秀霞 |
民國093年09月 |
 |
809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The British Consulate at Kaohsiung/高雄英國領事館 |
作者 David Oakley、中譯 李維真 |
民國093年09月 |
 |
810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日治時期馬公要港部初探 |
黃有興、林麟祥 |
民國093年09月 |
 |
811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庄廟祭祀活動與地方感的呈現-以溪州鄉成功村國姓宮為例 |
鄭雅心 |
民國093年09月 |
 |
812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1664-1670年從臺灣大員到馬尼拉的船隻文件 |
方真真、方淑如 譯 |
民國093年09月 |
 |
813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3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九十三年五月~九十三年七月) |
林明洲 彙編 |
民國093年09月 |
 |
814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6期 |
|
|
民國092年09月 |
 |
815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從古文書看清代東螺社、眉裏社名制-聯名制之親名後聯型或永續性姓名制姓後聯型 |
劉澤民 |
民國093年06月 |
 |
816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試探泰雅族的文面、文面形式與族群識別之關係 |
趙啟明 |
民國093年06月 |
 |
817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獵人與精靈-保祐能捕獲獵物的一種雙方關係 |
清水 純 原著、鄭家瑜 譯 |
民國093年06月 |
 |
818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王松《臺陽詩話》版本考述與校勘 |
李知灝 |
民國093年06月 |
 |
819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論《雲林縣志稿》與《嘉義縣志》的人物纂修 |
黃文榮 |
民國093年06月 |
 |
820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出凡入聖-清季臺灣南部長老教會的傳道師養成教育 |
張妙娟 |
民國093年06月 |
 |
821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由爸爾登(W.K.Burton)的衛生工程觀看臺灣日治初期基礎衛生工程與市區設計 |
呂哲奇 |
民國093年06月 |
 |
822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日治初期(1895-1916)臺灣公學校的女子體育與放足運動 |
謝仕淵 |
民國093年06月 |
 |
823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增田福太郎對於媽祖信仰與法律裁判的神觀詮釋 |
江燦騰 |
民國093年06月 |
 |
824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二二八事件前高屏地區的傳染病防治-以霍亂、天花為中心的探討 |
鄭志敏 |
民國093年06月 |
 |
825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台語羅馬字之歷史定位 |
董芳苑 |
民國093年06月 |
 |
826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1632年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所寫「有關福爾摩莎島近況變化的報告」 |
吳孟真、吳奇娜、馬若庸、許壬馨、李毓中 合譯 |
民國093年06月 |
 |
827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彰化縣秀水鄉蘇厝協元堂金獅陣之田野調查 |
王于寧、呂崇銘 |
民國093年06月 |
 |
828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虎尾「白鶴文化節」與「白鶴陣」之調查 |
丁萬復 |
民國093年06月 |
 |
829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從「明治三十三年大賀警部之碑」探尋鹿谷樟湖山之役 |
張炳榮、陳文添、劉澤民 |
民國093年06月 |
 |
830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2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九十三年二月~九十三年四月) |
林明洲 彙編 |
民國093年06月 |
 |
831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5期 |
|
|
民國092年06月 |
 |
832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黨外書籍與臺灣民主運動 |
陳翠蓮 |
民國093年03月 |
 |
833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黨外選舉傳單之政治訴求-以1980~1986年三次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為例 |
莊天賜 |
民國093年03月 |
 |
834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威權體制的官方論述-以立法院公報之戒嚴、黨禁與報禁為中心(1950~1987) |
彭琳淞 |
民國093年03月 |
 |
835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鄭氏之兵政 |
石萬壽 |
民國093年03月 |
 |
836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天主教在臺灣社會服務的一般性考察 |
張培新 |
民國093年03月 |
 |
837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臺灣總督府的工業統制政策-以鳳梨罐頭業為中心的檢討(1930-1935) |
高淑媛 |
民國093年03月 |
 |
838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日治末期《風月報》、《南方》所載女性議題小說的文化意涵 |
林淑慧 |
民國093年03月 |
 |
839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勞工形象 |
黃慧鳳 |
民國093年03月 |
 |
840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前福爾莎島長官阿隆索.賈西亞.羅美羅(Don Alonso Garcia Romero)致新西班牙(墨西哥)副王卡德列依侯爵(Marqués de Cadereita),告知他在該島時所遭遇的情況, |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合譯 |
民國093年03月 |
 |
841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José Maria Álvarez 的《福爾摩莎,詳盡的地理與歷史》第二章西班牙道明會傳教士在福爾摩莎傳教第二節 |
吳孟真.李慧珍李毓中合譯 |
民國093年03月 |
 |
842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石岡彩繪司傅劉沛 |
蔡雅蕙 |
民國093年03月 |
 |
843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臺灣書法藝術發展的推手-陳其銓先生(1917-2003) |
林榮森 |
民國093年03月 |
 |
844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九十三年一月) |
林明洲 彙編 |
民國093年03月 |
 |
845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4期 |
|
|
民國092年03月 |
 |
846 |
臺灣文獻季刊54卷4期 |
論尹士俍《臺灣志略》的史料價值-以社會經濟史為例 |
李祖基 |
民國092年12月 |
 |
847 |
臺灣文獻季刊54卷4期 |
雍正朝的臺灣-以尹士俍所著《臺灣志略》為中心的討論 |
許毓良 |
民國092年12月 |
 |
848 |
臺灣文獻季刊54卷4期 |
尹士俍《臺灣志略》之體例與史料價值舉隅 |
鄭喜夫 |
民國092年12月 |
 |
849 |
臺灣文獻季刊54卷4期 |
《臺灣志略》點校本的若干商榷 |
林文龍 |
民國092年12月 |
 |
850 |
臺灣文獻季刊54卷4期 |
顏思齊鄭芝龍入墾臺灣研究 |
黃阿有 |
民國092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