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卷名 |
篇名 |
作者 |
出版年月 |
PDF |
601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港口阿美族的竹筏 |
張瑋琦、黃菁瑩 |
民國100年03月 |
 |
602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臺灣省議會對外資在臺設廠之折衝:以杜邦、拜耳案為例 |
李巧雯 |
民國100年03月 |
 |
603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往下鬆沉:跨向大眾史學的一步 |
周樑楷 |
民國099年12月 |
 |
604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猫霧捒社番曲與巴拉布族:淺井惠倫臺灣影像資料探討 |
清水純原著、李文茹譯 |
民國099年12月 |
 |
605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觀看」與「再現」:挪威檔案館裡中國牧師韓修敬的蹤跡與影像 |
張璉 |
民國099年12月 |
 |
606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技術應用於臺灣大眾影視史學之探究 |
王明志 |
民國099年12月 |
 |
607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臺灣省通志稿》與《重修臺灣省通志》〈宗教篇o佛教章〉編纂之比較 |
蔡政純 |
民國099年12月 |
 |
608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戰後臺灣三部省通志「農業篇」之比較 |
張孟秋 |
民國099年12月 |
 |
609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臺灣省通志稿》與《臺灣省通志》「圖書館」專章纂修的比較 |
林慶弧 |
民國099年12月 |
 |
610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安平海頭社魏大猷史事試探 |
戴文鋒 |
民國099年12月 |
 |
611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拒迎之間:1950~60年代臺語歌曲中對於「都市」的兩種態度 |
羅景文 |
民國099年12月 |
 |
612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教育部文化局之設置及其裁撤(1967-1973) |
黃翔瑜 |
民國099年12月 |
 |
613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營造:臺中縣的個案研究(1965-2005) |
王靜儀 |
民國099年12月 |
 |
614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4期 |
幽明對話:花蓮法華山慈惠堂超度法會田野記實與分析 |
釋念慧(謝明皙) |
民國099年12月 |
 |
615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1632年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報告的解析-兼論西班牙佔領前期的臺灣知識與其經營困境 |
陳宗仁 |
民國099年09月 |
 |
616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施琅「臺灣歸還荷蘭」密議 |
鄭維中 |
民國099年09月 |
 |
617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鴉片戰爭前後臺灣水師布署之轉變 |
李其霖 |
民國099年09月 |
 |
618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清季臺灣貿易與寶順洋行的崛起(1867-1870) |
黃頌文 |
民國099年09月 |
 |
619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清末臺灣安平砲擊事件之研究 |
陳德智 |
民國099年09月 |
 |
620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船難與救難:日治初期臺灣海難史研究(1895-1912) |
戴寶村 |
民國099年09月 |
 |
621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日治時期臺灣與菲律賓之體育交流-以「臺比交驩水上競技大會」為例(1929-1941) |
陳世芳 |
民國099年09月 |
 |
622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與留用:兼論臺灣高等教育的復員 |
歐素瑛 |
民國099年09月 |
 |
623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1950年代美援小型民營工業貸款與匯率制度之變革:以中央政府與臺灣省議會之折衝為中心 |
洪紹洋 |
民國099年09月 |
 |
624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臺灣涉外關係」學術研討會資料 |
編輯組 |
民國099年09月 |
 |
625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記臺南市新發現的兩座明代古墓-兼論其墓碑形制 |
蘇峰楠 |
民國099年09月 |
 |
626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
林芬郁 |
民國099年09月 |
 |
627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清代西港地區人文聚落的發展與變遷 |
楊書濠 |
民國099年09月 |
 |
628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3期 |
泉風浪與1920年代臺灣農民運動:以泉風浪著作為中心 |
蔡蕙頻 |
民國099年09月 |
 |
629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臺灣傳統手工業專輯】序言-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石─工藝產業 |
翁徐得 |
民國099年06月 |
 |
630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1930年代台灣漆器蓬萊塗之發展與設計特色分析 |
翁群儀、黃麗淑 |
民國099年06月 |
 |
631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從金關丈夫的民藝書寫看民藝運動對台灣工藝研究萌芽的影響:以雜誌《民俗台灣》之〈民藝解說〉為中心 |
林承緯 |
民國099年06月 |
 |
632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臺灣錫藝之發展與工法特色 |
賴廷鴻 |
民國099年06月 |
 |
633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臺灣螺溪硯的早期發展 |
林文龍 |
民國099年06月 |
 |
634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1930-60年代台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 |
徐文琴 |
民國099年06月 |
 |
635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臺灣藍染工藝產業的變遷與新發展 |
馬芬妹 |
民國099年06月 |
 |
636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台灣傳統家具的品類功用與特色風格 |
簡榮聰 |
民國099年06月 |
 |
637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台灣石材工藝之發展 |
呂明燦 |
民國099年06月 |
 |
638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鶯歌福州陶師李貳妹 |
陳新上 |
民國099年06月 |
 |
639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臺南打錫師傅的生命手路 -技藝的無形文化價值 |
何禮戎 |
民國099年06月 |
 |
640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 |
李奕興 |
民國099年06月 |
 |
641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臺灣帽蓆產業概說 |
張仲堅 |
民國099年06月 |
 |
642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南投陶」產業之新思維-以水里蛇窯振興案為例 |
林國隆 |
民國099年06月 |
 |
643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埔里手工造紙產業 |
鄧相揚、王萬富 |
民國099年06月 |
 |
644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擬古的異鄉情懷-試論中村櫻溪旅臺山水遊記 |
李展平 |
民國099年06月 |
 |
645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林獻堂著《環球遊記》之地理研究 |
陳岫傑 |
民國099年06月 |
 |
646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對大陸地方志書立人物專志的看法 |
鄭喜夫 |
民國099年06月 |
 |
647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大事記(民國99年2-4月) |
王富斌彙整 |
民國099年06月 |
 |
648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1期 |
【臺灣方志專輯】序言 |
黃秀政 |
民國099年03月 |
 |
649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1期 |
方志論述中的災祥觀--以林豪及其相關著述為例 |
王志宇 |
民國099年03月 |
 |
650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1期 |
方豪對臺灣方志研究的貢獻 |
盧胡彬 |
民國099年0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