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卷名 |
篇名 |
作者 |
出版年月 |
PDF |
551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民俗與政治:中國國民黨政權下的清明節再製(1912-2008) |
周俊宇 |
民國101年03月 |
 |
552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臺南永康機場的時空記憶 |
杜正宇、吳建昇 |
民國101年03月 |
 |
553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謝娥與臺灣省婦女會的成立及初期工作(1946-1949) |
林秋敏 |
民國101年03月 |
 |
554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紅葉奇蹟」:臺東紅葉少年棒球隊的緣起(1965-1968) |
江杰龍 |
民國101年03月 |
 |
555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北投地區地名類型的量化分析與區域特性 |
黃雯娟 |
民國101年03月 |
 |
556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從「虎虎虎」到「雨蛙」:談二戰日軍震洋特攻隊 |
李西勳 |
民國101年03月 |
 |
557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顏家的產業與婚姻網絡 |
陳慈玉 |
民國100年12月 |
 |
55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顏、施兩家服飾特徵及其意涵:以施素筠的生命史為例 |
葉立誠 |
民國100年12月 |
 |
559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基隆顏家與臺灣礦業開發 |
顏義芳 |
民國100年12月 |
 |
560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清季臺灣之外來衝擊與官紳關係:以板橋林家之捐獻為例 |
黃富三 |
民國100年12月 |
 |
561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林獻堂《環球遊記》與顏國年《最近歐美旅行記》的比較 |
許雪姬 |
民國100年12月 |
 |
562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婚姻圈 |
李毓嵐 |
民國100年12月 |
 |
563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從辜顯榮與送迎總督活動談本島人士紳在官方儀式中的角色 |
王學新 |
民國100年12月 |
 |
564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辜振甫與臺灣土地改革 |
黃天才 |
民國100年12月 |
 |
565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橫濱順和棧」產權轉承問題探討 |
張守真 |
民國100年12月 |
 |
566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陳中和家族與日治高雄市產業的發展 |
王御風 |
民國100年12月 |
 |
567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高雄陳家的資本網絡分析:以企業經營與投資為中心 |
趙祐志 |
民國100年12月 |
 |
56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日治時期臺灣出入境管理制度與渡航兩岸問題 |
王學新 |
民國100年09月 |
 |
569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1928年中國的排日運動及其對臺、中貿易的影響 |
許世融 |
民國100年09月 |
 |
570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華麗島看中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歷史、地理科的支那那意象 |
陳慧先 |
民國100年09月 |
 |
571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論明萬曆澎湖裁軍和「沈有容退荷事件」之關係 |
何孟興 |
民國100年09月 |
 |
572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荷蘭東印度公司筆下「歪哥兼帶衰」的雞籠Kimauri人 Theodore |
康培德 |
民國100年09月 |
 |
573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從清代臺灣的保生大帝信仰看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 |
謝貴文 |
民國100年09月 |
 |
574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林志芳家族與太平地區的開發 |
林慶弧 |
民國100年09月 |
 |
575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殖民地人民政治參與過程中之折衝與挫折:以臺灣同化會為中心 |
岡本真希子著、林琪禎譯 |
民國100年09月 |
 |
576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論印順學派的成立 |
邱敏捷 |
民國100年09月 |
 |
577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戰後臺灣新興鸞堂豐原寶德大道院之研究:教義與宗教活動面向的觀察 |
王志宇 |
民國100年09月 |
 |
57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大嵙崁溪中游漳州籍民優勢區域的形成 |
李宗信 |
民國100年06月 |
 |
579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清代濁水溪中游漢「番」勢力的消長與漢人社會的建立 |
張永楨 |
民國100年06月 |
 |
580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二仁溪流域的環境變遷與聚落發展 |
吳進喜 |
民國100年06月 |
 |
581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清代臺灣方志中的「西學」論述 |
洪健榮 |
民國100年06月 |
 |
582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由地方現存史料談清代大坪頂(鹿谷鄉)的茶葉發展 |
黃素貞 |
民國100年06月 |
 |
583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宜蘭漢人墓葬行為之研究:以頭城金面公墓十五門清墓為例 |
羅永昌 |
民國100年06月 |
 |
584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從打狗到高雄:日治時期高雄港的興築與管理(1895-1945) |
謝濬澤 |
民國100年06月 |
 |
585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從祛疾避疫到狂歡暴動的「蒙昧惡俗」:論臺灣端午節的石戰習俗 |
楊佳霖 |
民國100年06月 |
 |
586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臺灣建築歷史學界-以原住民建築的調查研究為中心 |
黃蘭翔 |
民國100年06月 |
 |
587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唱和」皇國青少年之道:日治時期臺灣青少年團相關歌曲之探討 |
王韶君 |
民國100年06月 |
 |
58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1950年代臺灣政治漫畫初探 |
張世瑛 |
民國100年06月 |
 |
589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館長序╱王世慶先生告別式祭文、王世慶先生告別式剪影(一)家祭、(二)公祭 |
林金田 |
民國100年03月 |
 |
590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敬悼王世慶先生 |
鄭喜夫 |
民國100年03月 |
 |
591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追念王世慶先生:記前輩學者最後的身影和遺響 |
周婉窈 |
民國100年03月 |
 |
592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謙卑溫和、嚴謹細心的恩師:王世慶老師 |
陳鴻圖 |
民國100年03月 |
 |
593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家父、歷史與我 |
王孟亮 |
民國100年03月 |
 |
594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編後記:從臺灣省通志館採訪員談起 |
李榮聰 |
民國100年03月 |
 |
595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寺廟藥籤療癒文化與「疾病」的建構 |
宋錦秀 |
民國100年03月 |
 |
596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醫病也醫命」:民俗宗教的醫療行為及其概念 |
張珣 |
民國100年03月 |
 |
597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淺述出家法師的民俗醫療經驗 |
釋宗演 |
民國100年03月 |
 |
59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荳莢花開落地生:花生與清季臺灣漢人社會的經濟活動 |
林哲安 |
民國100年03月 |
 |
599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二戰時期臺北市之疎開空地帶對戰後城市街道發展的影響 |
洪致文 |
民國100年03月 |
 |
600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解嚴前臺灣婦女參政及其轉變(1945-1987) |
盧文婷 |
民國100年0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