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卷名 |
篇名 |
作者 |
出版年月 |
PDF |
351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39期 |
|
|
民國100年12月 |
 |
352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國民與外交專輯引言 |
林呈蓉 |
民國101年09月 |
 |
353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戰前日本海外醫療設施在菲律賓建構的過程:兼論臺灣總督府之角色 |
陳世芳 |
民國101年09月 |
 |
354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殖民地臺灣在日本帝國航空圈的位置與意義:以民航發展為例 |
曾令毅 |
民國101年09月 |
 |
355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中日合作策進會對臺灣經建計畫之促進與發進與發展(1957-1972) |
洪紹洋 |
民國101年09月 |
 |
356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鋤犁拓邦誼:臺灣農耕隊在上伏塔的國民外交 |
王文隆 |
民國101年09月 |
 |
357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嘉義地區藍靛業的發展與變遷(18世紀初~1920年代) |
蔡承豪 |
民國101年09月 |
 |
358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試論臺南市古蹟天壇修建碑記 |
黃如輝 |
民國101年09月 |
 |
359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日治時期日人對臺灣客家社會印象之探討 |
陳俊安 |
民國101年09月 |
 |
360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臺灣三十三番觀音靈場之現況研究 |
釋永東 |
民國101年09月 |
 |
361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3期 |
盟軍記載的二戰臺灣機場 |
杜正宇.謝濟全 |
民國101年09月 |
 |
362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38期 |
|
|
民國100年09月 |
 |
363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平埔族社址/居住地的考證與推定:以崩山社群為例 |
李宗信 |
民國101年06月 |
 |
364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族群接觸與身份建構:以恆春阿美族人的歷史遷徙為例 |
簡明捷 |
民國101年06月 |
 |
365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日治初期臺灣鐵道政策的轉變:以「國營」、「民營」的討論為中心 (1895-1898) |
陳家豪 |
民國101年06月 |
 |
366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航空南進」與太平洋戰爭:淡水水上機場的設立與發展 |
曾令毅 |
民國101年06月 |
 |
367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臺灣文化保存法制之實踐與比較(1930-1982) |
黃翔瑜 |
民國101年06月 |
 |
368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臺灣契約文書的蒐集與分類(1898-2008) |
涂豐恩 |
民國101年06月 |
 |
369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內丹西派在臺灣的傳衍 |
蕭進銘 |
民國101年06月 |
 |
370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臺灣閩南釋教喪葬拔渡法事記實:以臺中市賴府一朝功德為研究案例 |
楊士賢 |
民國101年06月 |
 |
371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苗栗客家民間信仰:公館「竹圍庄天神良福」儀式紀錄 |
羅永昌 |
民國101年06月 |
 |
372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37期 |
|
|
民國100年06月 |
 |
373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澎湖西嶼緝馬灣鄭氏始遷祖試考 |
鄭喜夫 |
民國101年03月 |
 |
374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日治時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之籌辦與建校 |
王耀德 |
民國101年03月 |
 |
375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日治時期桃園地區之製腦業與蕃地拓殖(1895-1920) |
王學新 |
民國101年03月 |
 |
376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屏東礪社的發展始末 |
王玉輝 |
民國101年03月 |
 |
377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霧社事件對埔里街的影響 |
邱正略 |
民國101年03月 |
 |
378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民俗與政治:中國國民黨政權下的清明節再製(1912-2008) |
周俊宇 |
民國101年03月 |
 |
379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臺南永康機場的時空記憶 |
杜正宇、吳建昇 |
民國101年03月 |
 |
380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謝娥與臺灣省婦女會的成立及初期工作(1946-1949) |
林秋敏 |
民國101年03月 |
 |
381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紅葉奇蹟」:臺東紅葉少年棒球隊的緣起(1965-1968) |
江杰龍 |
民國101年03月 |
 |
382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北投地區地名類型的量化分析與區域特性 |
黃雯娟 |
民國101年03月 |
 |
383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 |
從「虎虎虎」到「雨蛙」:談二戰日軍震洋特攻隊 |
李西勳 |
民國101年03月 |
 |
384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36期 |
|
|
民國100年03月 |
 |
385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顏家的產業與婚姻網絡 |
陳慈玉 |
民國100年12月 |
 |
386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顏、施兩家服飾特徵及其意涵:以施素筠的生命史為例 |
葉立誠 |
民國100年12月 |
 |
387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基隆顏家與臺灣礦業開發 |
顏義芳 |
民國100年12月 |
 |
38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清季臺灣之外來衝擊與官紳關係:以板橋林家之捐獻為例 |
黃富三 |
民國100年12月 |
 |
389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林獻堂《環球遊記》與顏國年《最近歐美旅行記》的比較 |
許雪姬 |
民國100年12月 |
 |
390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婚姻圈 |
李毓嵐 |
民國100年12月 |
 |
391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從辜顯榮與送迎總督活動談本島人士紳在官方儀式中的角色 |
王學新 |
民國100年12月 |
 |
392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辜振甫與臺灣土地改革 |
黃天才 |
民國100年12月 |
 |
393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橫濱順和棧」產權轉承問題探討 |
張守真 |
民國100年12月 |
 |
394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陳中和家族與日治高雄市產業的發展 |
王御風 |
民國100年12月 |
 |
395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4期 |
日治時期高雄陳家的資本網絡分析:以企業經營與投資為中心 |
趙祐志 |
民國100年12月 |
 |
396 |
臺灣文獻季刊別冊35期 |
|
|
民國099年12月 |
 |
397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日治時期臺灣出入境管理制度與渡航兩岸問題 |
王學新 |
民國100年09月 |
 |
39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1928年中國的排日運動及其對臺、中貿易的影響 |
許世融 |
民國100年09月 |
 |
399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華麗島看中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歷史、地理科的支那那意象 |
陳慧先 |
民國100年09月 |
 |
400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3期 |
論明萬曆澎湖裁軍和「沈有容退荷事件」之關係 |
何孟興 |
民國100年09月 |
 |